第181章 小懲諫臣
貓頭叔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小懲諫臣,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貓頭叔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輝在書房中與鐵閣密議。
“派人給何忠知會一聲,讓他收斂一點,中樞這裡快炸鍋了。”趙輝對鐵閣道。
趙輝現在蘇州、杭州、南京、揚州等幾個大城市都有報社的採風匠,透過這些採風匠和給南北二京送稿的快馬,趙輝已經初步建立了能和全國幾個省聯絡的管道。
“尤其要注意,不要讓人抓到把柄。”
朝會上,已經有許多官員開始彈劾開海政策——聲稱開海盤剝“百姓”、激變地方。
“是。”鐵閣應聲,轉頭就立即去辦此事。
這幫文官只管拿海商們的孝敬,哪裡管國家收不收得了稅。反正老朱當初就不允許開海,文官們有的是藉口來反對開海。
文官們不僅彈劾開海,彈著彈著,還把矛頭對準了朱瞻基。
先是指責他違反祖制,這很好理解,禁海是朱元璋留下的規矩,不容打破。
又指責他成天玩蛐蛐,連帶後宮也一起跟著玩了起來,后妃之間宮鬥嚴重,連外官都知曉了一二。
還有人捕風捉影,說是朱瞻基下了密詔給蘇州知府況鍾,命他進貢蛐蛐五千只。
朱瞻基聽了十分惱怒。
御史陳祚也上奏朱瞻基道:“帝王之學先明理,明理在讀書。真德秀《大學衍義》一書,聖賢格言,無不畢載。願於聽政之暇,命儒臣講說,非有大故,無得間斷。”
這語句一股子爹味,聽得朱瞻基火冒三丈、恨之入骨,罵道:“豎儒竟敢罵朕沒有讀過書?”
《大學衍義》幾乎是大明儒士必讀書目,說他沒讀過這本書,那就是影射他沒文化,這對於精通詩畫的朱瞻基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當即給陳祚全家來了“進獄系套餐”。
陳祚在福建按察僉事任上幹得相當好,彈劾貪官、庸官,福建人人稱道。陳祚鋃鐺入獄,他的好友們便去求福建老鄉楊榮。
雖然陳祚不是福建人,卻是在福建幹了許多福澤鄉里的好事。
楊榮便答應了為陳祚轉圜。
楊榮心知朱瞻基的脾氣頗類乃祖,如果直接勸諫,那鐵定是去了也白去,恐怕反而會害了陳祚。
便轉而去找趙輝,請他代為求情。
楊榮在援交州之事上暗中幫助了趙輝,趙輝自然不好推脫,便答應了下來。
趙輝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什麼藉口能救陳祚,便詢問鐵閣有沒有什麼好主意。
“有啥辦法能讓皇上解恨,又能把陳祚從詔獄中撈出來?”
鐵閣眼珠子一轉,笑道:“小的有個主意,不過,靈不靈驗還得陳祚的身體怎麼樣。”
“啊?”趙輝不解。
鐵閣嘀嘀咕咕給趙輝解釋了一下,趙輝哈哈大笑,“你這促狹的鬼主意,虧你想得出來,皇上一定喜歡!”
趙輝便進宮,求見朱瞻基。
趙輝倒也不避諱,“皇上,臣是為陳祚來求情的。”
朱瞻基都氣笑了:“好你個趙輝,你跟文官又不親近,怎麼輪到你來向朕求情?”
趙輝很坦蕩:“進援交州,臣欠了大學士楊榮一份情,這次臣非得還他不可。”
朱瞻基坐下,雙臂環在胸前,氣呼呼道:“朕今天就是不放陳祚,你能拿我怎麼著?”
“陛下,人都說皇上聖明,虛懷納諫那是肯定的。只是那陳祚不明原委,就胡亂說話,惹惱了陛下。不如略施懲戒?這樣既能全了陛下的名聲,又能出一口惡氣。”
朱瞻基冷哼道:“朕只有把他關在大獄裡,才能出得了這口氣。”
“關牢裡,皇上還得派人好好看著他,生怕他自殺了,這樣反而成全了他'正直敢諫'的好名聲,而陛下呢,反倒是得落下個昏君的惡名。”
“混賬!”朱瞻基罵道,也不知道是在罵趙輝,還是在罵陳祚。
“臣有個主意,陛下不妨聽一聽,若是聽了不稱心,臣立馬就滾。”趙輝諂笑道。
“講!”
“陛下可以賜他吃鰣魚。”趙輝道。
“呃……”朱瞻基頓時愣住了,不過想了想,很快明白過來。
鰣魚這玩意原本是長江中的尋常魚獲,倒也確實鮮美,朱元璋很愛吃,於是便定為了貢品。每年五月十五之後開捕進貢,鰣魚出水後一兩天就會死,好在南京城就在長江邊上,所以也沒啥問題。
但誰能想到京城還能長腿從南京跑到北京啊,可鰣魚作為貢品的祖制是不能變的。
於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