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司馬懿眼中的梁山各派
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司馬懿眼中的梁山各派,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也不少,這當中天然就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故而這一次,便是一次淺薄的試探。
菊花之會前一晚,司馬懿依舊還在房間內忙活著。
燭火之下,是一張掛在牆上的大宣紙。
而大宣紙上所寫的不是別的,正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好漢的名字。
經過這幾個月以來的旁敲側擊,以及楊再興與他人切磋時的閒聊打探,他已經大致弄清楚山中眾好漢們之間的關係了。
而這張大宣紙上,便是這樣的一張關係圖,也是他這幾個月以來的成果。
司馬懿首先要做的,便是劃出圈來分出派系。
是了,正如同上山之前所想的那樣,準確說來這百餘名好漢中也是分有派系的。
,!
有的關係好,有的是老鄉,有的沾親帶故,有的兄弟情深。
有的還曾一併出生入死過,這生死之交的關係則更是親密。
首先人數最多、實力最大的派系,毫無疑問便是宋江的嫡系派。
這些人幾乎都是因為宋江的直接關係,才上得梁山來的。
其中宋江的親弟弟宋清暫且不提。
另外還有死忠花榮、戴宗、李逵。
昔日同縣為吏的朱仝、雷橫,徒弟孔明、孔亮。
還有志同道合的吳用。
這些人屬於死都要跟著宋江一起死的人,即宋江真正的左膀右臂。
另外在這些人當中,又延伸了很多力量。
像是花榮的妹夫秦明,秦明又有個徒弟黃信。
還有吳用、戴宗、李逵等也皆招有人上山,
宋江自己另外直招的還有李、扈二莊,清風山,黃門山,對影山等頭領。
這些都可以說是宋江的核心力量,既赤誠相見、肝膽相照的關係。
司馬懿看著大宣紙的名字大致數了一下,這一派竟有足足三四十人,幾乎就是整個梁山好漢的半壁江山了。
以此為依仗,宋江這頭把交椅自是坐得安穩。
另外從職務的安排來看,宋江對此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宋江的嫡系頭領,牢牢佔據騎兵軍隊暫且不說。
另外梁山泊的所有情報訊息、行文走檄、兵符印信、定功賞罰、考算錢糧、基礎建造等職務,也全都是宋江的嫡系頭領。
司馬懿又怎能不知,只有真正掌握了這些看似不重要的東西,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話語權。
有著如此深沉心思的宋江,昔日卻是一小小胥吏,說來倒也是可惜了,給他當個太守也不為過。
第二便是以花和尚魯智深為首的派系,姑且稱作為三山派系。
顧名思義,其中力量分別來自於二龍山、少華山、桃花山等頭領。
所有頭領加起來大致有十餘人,其實對比起來,也不足宋江那一派系的一半人數。
可這一派系,卻是對宋江最具有威脅、是宋江最為忌憚的派系。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實力足夠強,而這也是司馬懿最為重視的派系。
在這三山派系中,就有四人的武藝,絲毫不弱於如今的楊再興。
而這一點在宋江派系中,也不過就兩人,只有花榮與秦明能拿得住楊再興。
特別是魯智深與武松,這兩個好似出過家的人。
楊再興對此評價說,此二人感覺沒多厲害,但是任由你拿出多少本事來也贏不了,不管怎麼打也總是要比你厲害一分。
這倆出家人,著實不簡單。
司馬懿已然看出,在排名的時候,這三山派系的頭領都遭到了一定的打壓。
像魯智深這樣的人,屬於是帶著大量資源上山的頭領,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而且自身還有著強大的武力。
他們這一派的力量上山之後,極大的壯大了梁山泊的實力。
可即便如此,魯智深的排名也不過才第十三名。
而在司馬懿看來,按理來說,這魯智深就算排不進前五,也至少應該在前八才對。
像朱仝、秦明、關勝、呼延灼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排在魯智深的頭上。
作為旁觀者的司馬懿,對此都不禁有些打抱不平。
三山派的大頭頭魯智深才第十三名,其他頭領自不必多提。
但排名歸排名,終究還是虛的。
像他曹懿排第四,同時又是軍師,但其實在這梁山泊上啥也管不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