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司馬懿眼中的梁山各派
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司馬懿眼中的梁山各派,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那盧俊義排第二,與宋江同為總頭領,但也並不比他的處境好上多少。
都屬於既不管事,手下也無人可指揮的那種閒散人員。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看自身究竟掌握了多少力量。
就像那魯智深,就算是排在第十三名,那也是絕對的步軍頭領,武松便是副頭領。
這一點是宋江想管也管不了的,因為實力就擺在這裡,任誰來也搶不走。
因為他們手下的小嘍囉們,本就是他們自己帶上山來的,他人又豈能輕鬆奪過。
司馬懿看到這裡,將這三山派系的人員劃了一個圈,隨後又加劃了一個圈。
第三個派系,便是來自揭陽鎮的頭領們了。
分別是李俊、張橫、張順、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等人。
相對於宋江派與三山派而言,這一派就顯得鬆散多了。
若不是硬要分的話,甚至都不能將他們歸於一派。
而若是要繼續細分下去,這揭陽鎮還可分為兩派。
是以李俊為首的自成一派,而穆弘、穆春兄弟則是更加向宋江靠攏。
而這一派的人,姑且稱之為揭陽鎮派,因為他們都來自於此。
揭陽鎮派的頭領們,掌握著梁山泊的水軍力量。
實際上,司馬懿並不看重這一派的人。
他們這些人基本都是純粹的當地地痞出身,身上的江湖氣息很重,還更不用說他們這一派本就不穩固了,比之剛才那兩派可謂是遠有不如。
,!
可是司馬懿卻是極為看重水軍,因為如今的黃河一帶的水路十分發達,發達到他難以想象。
在將來若是要在此處幹成什麼大事,就離不開水軍的力量,甚至可以直接一口氣將戰船開到東京去,如此又怎可不加重視。
而這些人又都是伴水而生,水性那是沒的說。
將來在水戰上,指不定能發揮出多大的作用。
即便是天賦強如楊再興,終其一生恐怕都難以超越。
司馬懿對此,微微搖了搖頭,在他們的名字上劃了半個圈,暫且保留。
不過目前十分確定的是,以李俊為首的那一派,對於朝廷的敵意十分之大。
而且那一個個的也都是膽大包天,宋江早就說了不可傷及官員性命,以免在招安路上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可他們就是不聽,但凡路過官員,說殺就殺,宋江對此都不好說什麼。
除以上三派之外,還有朝廷的降將派。
這一派沒什麼好說的,之前都是各個地方的將領,是在被抓、被俘之後上的山。
他們一個個的基本都屬於孤身上山,沒有什麼資源力量,手下沒有小嘍囉,在山中也幾乎沒有任何話語權。
或許他們自身都有一些本事,但在司馬懿的眼中,目前還沒有拉攏的價值,屬於工具類將領。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類人的排名都非常之高,幾乎與宋江嫡系頭領平齊。
論功勞、貢獻、資源、資歷,都不應如此。
想必這也是宋江的刻意為之,好為接下來的招安做安排。
因為這一類人,都不可能會反對招安。
畢竟只有在朝廷當過差的人,才知道朝廷的好,但凡有機會招安為官,就不會落草為寇。
如此一來,排在前十二名的人,包括他司馬懿在內,都不會反對招安。
宋江的第一步,就算基本達成了,可真是煞費苦心。
另外還有盧俊義的派系。
其實這一派的好漢都挺不錯,除去盧俊義有著極強的武力之外,楊雄、石秀、燕青等人的實力也都不錯。
還有那身手輕盈的時遷,他也應當屬於這一派系。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派的人最為和睦,楊再興那小子就最喜歡往他們那邊跑了。
可問題是,這一派的人,包括盧俊義本人在內,在山中也都沒有什麼話語權。
而且感覺他們這些人也沒啥野心,屬於是得過且過的那種。
只能說,可以好好相處著,無需去拉攏。
與盧俊義差不多的還有登州派,有孫立、解珍、解寶等人。
這登州派的人全都沾親帶故,關係穩固,這一點是其他任何派所比不了的。
不過他們的情況,也和盧俊義派差不多。
可以好好相處著,也無需去拉攏。
而且他們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