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白頭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漢獻帝,諸天之塵埃,田間白頭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圓睜,直視著那隊人馬車旁的張讓等一眾宦官,厲聲呵斥道:“爾等豎子,竟敢禍亂朝綱,致使國家動盪不安!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說罷,他揮舞手中長劍,徑直衝向那群宦官。
眾宦官見狀,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四散奔逃。然而,閔貢身手敏捷,劍法凌厲,轉瞬間便已斬殺數名宦官。其餘宦官眼見無法逃脫,只得跪地求饒,但閔貢不為所動,手起劍落,又有數顆人頭滾落地上。
此時的張讓等人已是走投無路,他們相互對視一眼後,竟一同縱身跳入河中,企圖以死逃避懲罰。隨著幾聲撲通之聲響起,河水泛起陣陣漣漪,張讓等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水面之下。
二十八日這一天,天空湛藍如洗。閔貢小心翼翼地護衛著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從雒捨出發,一路向南行進。沿途道路崎嶇不平,兩旁樹木鬱鬱蔥蔥,偶爾還能聽到鳥兒清脆的啼叫聲。
起初,路上行人稀少,但隨著行程的推進,漸漸地開始有一些公卿大臣聞訊趕來迎接聖駕。這些大臣們個個神色凝重,步履匆匆,見到少帝和陳留王后,紛紛跪地行禮,表達對皇室的忠誠與敬意。
董卓率領隴西鐵騎與文武百官到雒陽北郊的北邙山接迎少帝。董卓接駕後詢問禍亂經過,見劉辯驚恐不已,而劉協對答如流,董卓自認與收養劉協的董太后同族,又覺得劉協更有帝王之相,遂有廢立之意。
回到京城後,董卓的軍隊完全控制住局勢,他逼迫少帝策免司空劉弘,自己取而代之。九月初一日,董卓宣佈廢除漢少帝劉辯,扶陳留王劉協登基,時年九歲的劉協就這樣在動盪中登上了皇位,成為了漢獻帝。
劉協登基後,董卓自封為丞相,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掌控了中央政權。董卓放縱部下在雒陽城燒殺掠奪,無惡不作,洛陽城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年幼的劉協小小的身軀蜷縮著,孤零零地坐在那張冰冷且巨大無比的龍椅之上。他那雙原本應該清澈靈動的眼眸此刻卻被深深的恐懼所籠罩,其中還夾雜著無盡的無助與迷茫。
劉協瑟瑟發抖地望著前方,只見董卓在朝堂之上橫行無忌、肆意妄為。董卓那猙獰的面容和粗暴的言行讓小皇帝劉協心驚膽戰,他的每一句話彷彿都如同一把利劍直刺劉協的心窩。而面對這一切,劉協只能默默地咬著嘴唇,將所有的憤怒和不甘深埋心底。
每一天對於劉協來說都是一場噩夢,他無時無刻不在恐懼之中煎熬度日。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宮殿時,劉協都會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因為新的一天意味著又要承受董卓可能帶來的威脅。哪怕只是董卓不經意間投來的一道兇狠目光,也足以令劉協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他不知道這樣提心吊膽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逃脫董卓的魔掌,重新找回屬於帝王的尊嚴和權力。
這一日,陽光透過雲層灑下斑駁的光影,映照得皇宮內一片明亮。劉協身著一襲華麗的長袍,緩緩地在宮中踱步。他的步伐輕盈而優雅,彷彿與周圍的景緻融為一體。
就在這時,一陣隱隱約約的抽泣聲傳入了劉協的耳中。他循聲望去,只見不遠處的一個角落裡,一群宮女正圍坐在一起,低聲啜泣著。她們的身影在花叢樹木的掩映下顯得有些模糊,但那悲切的哭聲卻清晰可聞。
劉協心頭一緊,不由自主地加快腳步朝著那群宮女走去。待走近之後,他放緩了步伐,輕聲開口問道:“你們為何在此哭泣?可是遇到了什麼難處?”
他的聲音溫和而關切,猶如春風拂面般輕柔。
只見一名宮女緩緩地抬起她那滿含淚水的臉龐,眼眶微紅,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不斷滾落下來。她用顫抖且帶著哭腔的聲音說道:“陛下啊!董卓那個亂臣賊子手下計程車兵們,他們又來了!這次更是變本加厲,肆意地搶奪宮中的財物。咱們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那些珍寶、細軟還有日常所用之物,全都被他們蠻橫無理地搶走啦!”說完,這名宮女便忍不住嚶嚶哭泣起來,其哭聲迴盪在這空曠而寂靜的宮殿之中,更顯得淒涼與無助。
站在一旁的劉協聽聞此言,不禁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拳頭,他的手因為過度用力而微微發白,關節處也因緊繃而發出輕微的咔咔聲。然而,儘管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但此時的他卻深感無力去改變眼前這殘酷的現實。作為一國之君,面對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面,他竟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子民遭受苦難,宮廷中的財物被掠奪一空。這種深深的挫敗感讓劉協的心頭猶如壓著一塊千斤重的巨石,沉重得幾乎令他無法喘息。
又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