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白頭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漢獻帝,諸天之塵埃,田間白頭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寧靜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了劉協所在的書房內。他正全神貫注地閱讀著手中的書籍,沉浸於書中的世界。然而,突然間,一陣嘈雜喧鬧之聲打破了這份寧靜。這聲音由遠及近,越來越大,最終傳入了劉協的耳中。
劉協心中一驚,放下手中的書卷,起身快步走向門口。當他推開門時,眼前的一幕令他瞠目結舌。只見街道之上,一群如狼似虎的董卓士兵正在橫衝直撞,驅趕著無辜的百姓們。這些士兵面目猙獰,手持兵刃,毫不留情地搶奪著百姓們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糧食。
看到這一幕,劉協的怒火瞬間被點燃。他大步向前,怒視著那些正在施暴計程車兵,高聲呵斥道:“住手!你們怎能如此對待朕的子民!”他的聲音猶如雷霆一般,在空中迴盪,震得那些士兵都不禁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然而,面對劉協的呼喊與請求,那些士兵們仿若未聞一般,不僅對其視若無睹,更是毫不掩飾地流露出鄙夷和嘲諷之色。他們紛紛鬨笑起來,其中一人甚至高聲叫嚷道:“哈哈,你這乳臭未乾的小皇帝!如今連自己的小命都快保不住了,居然還有心思去操心別人的事情?真是可笑至極啊!”
聽到這番話語,劉協頓時氣得渾身發抖,一張小臉瞬間變得蒼白如紙。他瞪大了雙眼,怒視著那群無禮計程車兵,但心中卻充滿了無力感。儘管身為一國之君,可眼下他勢單力薄,根本無法與這些手握重兵的軍卒相抗衡。最終,在極度的憤怒與無奈之下,劉協只得緩緩轉過身去,邁著沉重的步伐,黯然失色地朝著皇宮走去。那單薄的身影顯得如此落寞和淒涼,彷彿整個世界都已將他拋棄。
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討伐董卓的名義紛紛起兵,起兵的州郡都在關東,史稱“關東聯軍”。關東軍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從北、東、西三面包圍雒陽。董卓見勢不妙,挾持劉協遷都長安。
在遷都的途中,百姓們哭聲震天,劉協坐在車輦中,看著沿途的百姓流離失所,心中滿是痛苦和無奈。他雖貴為皇帝,卻無力保護自己的子民,只能任由董卓擺佈。
“朕對不起你們啊!”劉協忍不住落淚。
歷經一路的顛簸與艱辛,劉協終於抵達了長安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都城。進入城中後,他被安排住進了宏偉壯麗的未央宮。然而,儘管身處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劉協卻絲毫感受不到身為皇帝應有的威嚴和權力。因為此時的朝政大權已然完全落入了董卓那隻兇狠貪婪的魔爪裡。
董卓這個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權臣,根本就沒將年輕稚嫩的劉協放在眼中。他在朝堂之上肆意妄為,對文武百官呼來喝去;甚至還時常當著眾人的面公然羞辱劉協,絲毫不給這位天子留半點顏面。面對如此欺辱,劉協的內心充滿了憤恨與怒火。但他深知自己如今勢單力薄,僅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所以,即便心中再怎麼憤怒不甘,劉協也只能強忍著屈辱,默默地等待著反擊的時機到來。
初平二年(公元
191
年),關東諸侯爭奪領導權,以袁紹、韓馥為首倡議立幽州牧劉虞為帝,遭到袁術、曹操的反對。劉虞的兒子劉和在朝廷擔任侍中,劉協便想憑藉關東軍的力量擺脫董卓還都雒陽,但這時關東軍各諸侯忙於互相兼併擴張地盤,無意西討董卓。
劉協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朝廷內部。初平三年(公元
192
年),司徒王允拉攏中郎將呂布密謀刺殺董卓。呂布本是董卓的親信,又是其義子,但因一件小事與董卓產生了隔閡。
四月,董卓入朝,由呂布等在前後侍衛。呂布早已讓同郡人、騎都尉李肅、勇士秦誼埋伏在北掖門,董卓被李肅刺傷手臂,大喊呂布求救,卻被呂布鐵矛刺死。
董卓伏誅之後,朝堂之上局勢驟變。王允因功被任命為錄尚書事,掌握了朝廷的核心權力;而呂布則因其誅殺董卓之功,得以晉升為奮威將軍,一時間風頭無兩。這兩人攜手並肩,共同主持著朝局。
年幼的皇帝劉協滿心歡喜地認為,隨著董卓這個大奸臣的死去,自己終於能夠掙脫那令人窒息的束縛與掌控,從此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然而,他卻未曾料到,真正的巨大危機正如同洶湧的暗潮一般,在平靜的表象之下悄然湧動,步步逼近。
王允掌權後,未能維持住關中局勢。董卓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賈詡等人起兵作亂,攻打京師。六月初一,長安城淪陷,呂布戰敗逃走,李傕殺死王允,自封將軍。九月,李傕升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