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白頭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漢桓帝,諸天之塵埃,田間白頭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故事純屬虛構,關於漢桓帝劉志的故事:
《漢桓帝劉志:權力漩渦中的掙扎與迷失》
漢桓帝劉志,於132年降生於冀州蠡吾國(今河北省博野縣)的一個皇室分支家庭。他的祖父是河間孝王劉開,父親是蠡吾侯劉翼,母親為匽明。劉志的童年,在蠡吾國的侯府中度過,雖衣食無憂,但也並非無憂無慮。
在侯府中,年幼的劉志就展現出了超出同齡人的聰慧和機敏。他對書籍充滿了好奇,常常沉浸在經史子集之中,努力汲取著先人的智慧。他也喜歡與府中的師傅們討論時事,對天下局勢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然而,這樣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父親劉翼的離世,讓劉志早早地承擔起了家族的責任。
146年,漢質帝被梁冀毒殺,皇位驟然空缺。在這場權力的博弈中,太尉李固等大臣力主擁立清河王劉蒜為帝,他們看重劉蒜的品行和才能,認為他能夠重振朝綱。然而,梁太后和梁冀等外戚勢力卻另有盤算。他們深知劉蒜年長且有主見,一旦即位,必然難以掌控。
此時,恰好身處洛陽的劉志,進入了梁冀等人的視線。這個年僅15歲的少年,涉世未深,性格溫和,更重要的是,他身後沒有強大的勢力支援。在中常侍曹騰等宦官的推波助瀾下,梁冀最終決定擁立劉志為帝。
劉志就這樣在懵懵懂懂中被推上了皇位,成為了東漢的第十一位皇帝。即位之初,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希望能夠有所作為,一展抱負。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
梁太后和梁冀牢牢把控著朝政大權,劉志形如傀儡。梁冀更是專橫跋扈到了極點,他借清和王劉文謀反一事,大肆誣陷和迫害朝中的正直官員,太尉杜橋等忠臣紛紛被害。148年,劉志行加冠之禮,本以為這是他開始親政的標誌,可梁冀的權勢卻毫無收斂之意。
元嘉元年(151年),劉志的處境愈發艱難。梁冀被賜予了入朝不必趨行,佩劍著履,覲見時不必自稱姓名等特權。他在朝中的地位愈發尊崇,幾乎到了隻手遮天的地步。所有的政事都由他一人決斷,百官的升遷任免都需先到梁府謝恩。四方的貢奉之物,也是梁府優先享用,而後才輪到朝廷。劉志雖貴為皇帝,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
在這期間,梁冀和妻子孫壽過著極度奢靡的生活。他們的宅邸金碧輝煌,堪比皇宮。梁冀四處搜刮財富,強佔民田,百姓們苦不堪言。而朝廷內部的腐敗也日益嚴重,官員們為了巴結梁冀,紛紛阿諛奉承,正直之士被排擠打壓。
從151年至159年,匈奴、武陵蠻、烏桓、鮮卑等地多次發生叛亂。邊疆烽火連天,百姓流離失所。劉志雖心急如焚,多次下詔令張奐、李膺、段熲等將領出兵平叛,但由於朝廷內部被梁冀把控,軍餉糧草常常供應不足,平叛的程序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有一次,劉志在宮中聽到前線傳來的戰報,戰況慘烈,士兵們缺衣少食,他心急如焚。
“朕的子民在受苦,朕卻無能為力!”劉志憤怒地拍打著桌子。
然而,他的憤怒並不能改變什麼,梁冀依然我行我素。
在這漫長的傀儡歲月裡,劉志並非沒有反抗的想法。他曾試圖培養自己的勢力,暗中與一些對梁冀不滿的大臣接觸。但每次稍有動作,便會被梁冀察覺,那些支援他的大臣也會遭到殘酷的迫害。漸漸地,劉志學會了隱忍,表面上對梁冀恭順有加,私下裡卻在等待著一個翻身的機會。
159年,劉志的第一任妻子、梁冀的妹妹梁皇后去世。梁冀為了繼續鞏固自己的勢力,將妻子孫壽的舅舅梁紀之妻宣氏與前夫所生的女兒鄧猛送入桓帝后宮。鄧猛貌美如花,很快便贏得了劉志的寵愛。梁冀企圖認鄧猛為女兒,改其姓為梁,並派人刺殺鄧猛的姐夫,又派刺客謀害舅母宣氏。然而,這一次梁冀的陰謀敗露,劉志終於忍無可忍,決心剷除梁冀及其黨羽。
劉志深知單靠自己的力量難以成事,於是他秘密與中常侍單超、具瑗等五人商議對策。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劉志將五人召集到宮中,神色凝重地說道:“梁冀專權已久,國家危在旦夕。朕欲除此奸賊,不知諸位愛卿可有膽量與朕一同行動?”
單超等人當即跪地,表示願為皇帝效命。
經過周密的策劃,劉志來到前殿,召集各位尚書,下達了剷除梁冀的命令。他派尚書令尹勳持節指揮丞郎以下的人操兵器守住省閣,收集各種符節送到省中,以防梁冀兵變;派黃門令具瑗率領左右廄騎兵、虎賁、羽林、都候戟士共一千多人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