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白頭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漢桓帝,諸天之塵埃,田間白頭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圍梁冀家,還命光祿勳袁盱持節收大將軍印綬,封梁冀為比景都鄉侯。

梁冀見大勢已去,與孫壽絕望自殺。隨後,梁冀之子河南尹梁胤、叔父屯騎校尉梁讓以及親從衛尉梁淑等梁姓及孫氏內外宗親都被送入牢獄,判處死刑。受牽連被處死的公卿、列校、刺史、太守有幾十人,從前的官吏賓客被罷職免官的有三百多人。劉志下令將梁冀的家產全部充公,其數額之巨令人震驚。他將這些財物用於減免天下百姓的一半租稅,並撤銷梁冀的苑囿,還百姓以安寧。

剷除梁冀後,劉志終於擺脫了外戚的控制,本以為可以大展拳腳,重振朝綱。然而,他卻陷入了另一個困境——宦官專權。

念及單超等五人剷除梁冀有功,劉志將單超、左悺、徐璜、具瑗和唐衡進封為侯,世稱“五侯”。單超患病時,劉志還任命他為車騎將軍,位同三公。一時間,宦官勢力迅速膨脹。

這些宦官得勢後,貪婪放縱,生活奢靡。他們侵奪百姓財產,強佔土地,無惡不作。延禧三年(160年),新豐侯單超去世,劉志賞賜他棺材和玉衣,埋葬時呼叫五營的騎士,由將作大匠建造墳墓,其葬禮之奢華令人咋舌。

延熹六年(163年),衛尉周景與太尉楊秉上書建議罷免宦官中平庸無能、貪婪殘暴卻佔據要職之人,劉志採納了這一建議。楊秉分條上奏彈劾牧守青州刺史羊亮等五十多人,其中有的被處死,有的被免職,一時間宦官勢力稍有收斂。

然而,好景不長。延熹八年(165年),劉志又開始重用侯覽等新一批宦官。侯覽上交五千匹縑,便得到了劉志的信任與重用。這些新宦官上臺後,同樣殘暴專橫,魚肉百姓。百姓們怨聲載道,東漢的政治更加黑暗腐敗。

在宦官專權的同時,清議之風在士大夫階層興起。大臣李膺、太尉陳蕃及南陽太守王暢都受到士大夫階層的敬重,他們聯合太學生,反對宦官干政。宦官唐衡、左悺等便向桓帝誣陷杜喬和李固,說他們與太學生、郡國生徒“共為部黨,誹謗朝廷,疑亂風俗”。劉志聽信讒言,將李膺、杜密、陳實、範滂等二百多人關進監獄,詔令全國逮捕黨人。陳蕃上書相救,卻被劉志罷免。

有一天,劉志在宮中聽到大臣們為黨人的事情爭論不休。

“陛下,李膺等人皆是忠臣,不可輕信宦官之言啊!”一位大臣跪地進諫。

劉志卻不為所動,他堅信宦官的話,認為黨人是在擾亂朝綱。

第二年,在竇武的請求下,劉志對黨人略微寬恕,下詔赦歸田裡,但規定他們終生禁錮,不能做官,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黨錮之禍”。這次事件導致許多清正的官員被禁錮,宦官更加為所欲為,國事日非,言路阻塞,使地主階級中正直的知識分子憤懣不平,部分名士消極避世。

劉志在位後期,邊疆戰事依然頻繁。167年春,東羌、先零五六千人進攻關中,夏,攻滅長安、雍兩營,殺千餘人。同年十月,岸尾、摩蟞諸羌復攻三輔,張奐派司馬尹端、董卓共同迎擊,取得大勝。同年,當煎諸種羌四千人慾攻武威,段熲追擊於鸞鳥(今甘肅武威南),將其擊敗。

在經濟方面,劉志無視國庫空虛的現狀,恣意畜養上萬宮女,供其淫樂。161年,為減輕國庫財政支出,劉志下詔減發公卿百官的俸祿,借貸王、侯的一半租稅,同時下令以不同價錢賣關內侯、虎賁郎、羽林郎、緹騎營士和五大夫等官爵,開了賣官鬻爵的先河。這一舉措直接敗壞了吏治,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得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168年1月25日,劉志在洛陽宮中病逝,終年36歲。他的離去,並未給東漢帶來轉機,反而讓這個王朝在衰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劉志的一生,充滿了無奈與悲哀。他在權力的漩渦中掙扎,試圖擺脫外戚的控制,卻又陷入了宦官專權的泥潭。他的努力和掙扎,最終都未能改變東漢王朝走向衰落的命運。

在他死後,東漢的政治更加混亂,社會動盪不安。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和恐懼。而劉志這個名字,也成為了東漢歷史上一個令人嘆息的符號,見證了那個時代的黑暗與衰落。

多年以後,當人們回顧這段歷史,無不感慨萬分。

“漢桓帝劉志,本有機會重振朝綱,卻終究未能擺脫命運的枷鎖。”一位學者嘆息道。

“他的一生,是東漢王朝走向衰敗的一個縮影。”另一個人附和著。

劉志的故事,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著,成為了後人反思和警醒的一面鏡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十五境天人,一刀斬人間

跑路的黃瓜

開局被迫娶妻,卻造謠我是邪神?

七月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