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白頭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漢質帝,諸天之塵埃,田間白頭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擔心劉纘喝了水之後毒效減輕,陰謀敗露,連忙阻止道:“若是飲水恐怕會導致嘔吐,不可喝水。”
李固憤怒地看著梁冀,但卻無可奈何。還未等李固有所反應,劉纘就在玉堂前殿毒發身亡,年僅九歲。
劉纘的死訊傳出後,朝野震驚。太尉李固等人悲痛欲絕,他們知道,這一定是梁冀所為,但卻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揭露他的罪行。
“陛下啊,您死得太冤了!”李固伏在劉纘的屍體旁,痛哭流涕。
而梁冀卻裝作一副無辜的樣子,在眾人面前假惺惺地表示哀悼。
在劉纘的葬禮上,天空陰霾,細雨紛紛。百姓們自發地來到街頭,為這位早逝的皇帝送行。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悲傷和憤怒。
“這麼好的小皇帝,就這麼被害死了,天理何在啊!”一位老人泣不成聲。
一位年輕的書生也忍不住說道:“梁冀此賊,作惡多端,遲早會有報應的!”
同年七月,劉纘被葬於靜陵,諡號孝質皇帝。他的陵墓靜陵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高龍鎮高崖村西南,坐落於伊河南岸。那座圓形的封土堆,靜靜地矗立在那裡,彷彿在訴說著這位少年天子的悲慘命運。
劉纘死後,梁冀又迎立蠡吾侯劉志即位,是為漢桓帝。而梁冀在延熹二年(公元
159
年)被漢桓帝劉志族滅,也算是為劉纘和那些被他迫害的人報了仇。
漢質帝劉纘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卻以自己的聰慧和勇氣,在東漢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敢於直面權臣的跋扈,儘管最終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他的事蹟卻被人們銘記,成為了後世人們感嘆和惋惜的物件。
在歷史的長河中,漢質帝劉纘就像一朵過早凋零的花朵,他的夭折象徵著東漢王朝外戚專權下的黑暗與腐朽。他的命運,也預示著東漢王朝逐漸走向衰落的趨勢,成為了那個動盪時代的一個悲劇縮影。
多年以後,當人們提起漢質帝劉纘,依然會為他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悲哀。在民間的茶館裡,說書人講述著他的故事,聽眾們無不搖頭嘆息。
“可憐的小皇帝,要是能長大,說不定能改變這亂世。”一個聽眾感慨道。
而在學堂裡,先生也會把劉纘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希望他們能記住這段歷史,明白正義和勇敢的價值。
劉纘的名字,永遠地銘刻在了東漢的歷史長卷中,成為了那段黑暗歲月中一抹令人心痛的記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