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然是唐軍的巡邏騎兵手持著火把,從河邊巡弋,以防止敵軍渡河。
但番軍士卒都是儘量不發出聲音,在河水嘩嘩的響動聲之中;百名番軍快速順著河流渡河。
上了河岸之後,眾士卒在河邊淺灘之中潛伏下來,接應第二批士卒過河,待三百名番軍士卒過河之後。
眾軍集結在一起,向下遊渡口而去。
而這時渡口對岸,王馬漢帶著上前士卒們皆是潛伏在對岸。
對岸燈火通明,唐軍在此設立了營寨,以拒幽州軍渡河。
對岸的營寨中,還正連夜施工,不斷在渡口河灘之處,架設鐵索,並打下木樁,數百名民役正在大動土木。
唐軍士卒持著火把,沿著河岸來回巡邏,刁斗聲在寒夜之中一下一下的響起。
王馬漢呸了一聲,鼻尖噴出一串長長的白氣,這時他將手一壓。
河岸邊十幾艘小船取下遮蔽之物,如箭一般向渡口而去。船至河水,對方岸上已是發現了小船的蹤跡,頓時大呼小叫。
每艘小船隻載著十幾名漢軍,他們見對方蹤跡,當下紛紛拔箭向河岸射去,箭雨落下,民夫見此頓時撒腳亂跑,河灘之上頓時亂作一團。
而唐軍士卒們則是提起長槍弓弩,從大營而出,奔向河灘。(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
船槳快速划動,船身如飛梭一般浮過水麵,船上的幽州軍士卒不斷的革囊取箭,仰天而射。
箭矢從空中劃出道道軌跡,落下唐軍陣地上時,數百民夫們頓時驚嚇的四下撒腳亂跑。
王馬漢露出一絲笑意,岸邊的唐軍營寨規模不大,想來人數應是不多。這時已可以聽見唐軍營裡的敲鑼之上,身披鎧甲的唐軍士卒,驅散了民夫,手持的弓弩站到河灘之上。
唐軍站成了三排。
隨即噗地一聲!
箭矢密密麻麻射來,唐軍弩兵亦開始反擊。
“快!”
隨著船隻渡河至三分之二時,上千名番軍士卒抱著革囊也是一併下水,他們跟著船後也是泅渡對岸。
船隻在河岸邊蒐羅了半日,也只有這十幾艘,故而渡河主力,還是這些抱著革囊的番軍。
番軍渡河遊得極快,但這時唐軍營帳卻傳出咔咔的機括聲。
王馬漢臉色一變,失聲言道:“他孃的,居然有拋石機。”
唐軍營地之內,三輛裝了四輪可移動自走的單梢砲被抬了出來,這單梢砲隱藏得很好,以至於一直沒有被發現。這單梢砲對於渡河的幽州軍而言可是毀滅性的武器。
而唐軍渡河守軍,還在箭鏃之上都包上棉布,射出的箭矢猶如一道道流火般,劃破長空。
在這流火之下,卻是另一幕的景色,拋石機擲出的石彈鋪天蓋地地砸了下來,船上的幽州軍都是弓弩手。身上沒有護甲,在石彈打擊下傷亡成一片。
唐軍的火箭飛過。水面上忽明忽暗,偶爾可以看見一艘裝載滿幽州軍的小船。在河中覆頂沉沒。士卒掙扎在河上,大多戰士乃是北方人,並不會水。
儘管出現傷亡,但幽州軍卻佔據人數的優勢,上千的革囊浮著番軍士卒泅向對岸,飛快地渡過河水中央。
待到了河岸邊後,猶如唐軍設了鐵索不能泅渡,故而士卒們不得不跳下齊膝的河水中,步行上岸。若是再遲上半日渡河。敵軍會將鐵索在推前十丈,哪裡士卒們只能鳧水渡河。
河水刺骨,幽州軍計程車卒卻激起了血性咬著牙,踏在水裡,衝向了河灘。
唐軍在河灘邊,用土包搭起了一層營壘,這裡組織起一排弓弩手,亂箭齊射之下,一排一排**著身子的番軍士卒倒在了河灘邊上。河水迅速地被染紅。
呀呀!
王馬漢看得咬牙切齒,言道:“氣死老子了。”
眾將領亦是言道:“沒辦法,我軍雖有三萬之眾,但渡船隻有這麼十幾艘。要渡河不易啊。這乃是填油戰。”
一旁的額託卻言道:“大將軍,這點傷亡對我們而言不算什麼,我的族人都是不怕死的勇士。”
話音落下。已在灘頭搶下一片之地的,番軍士卒已經聚集在一起。而隨著船到岸邊幽州郡士卒,紛紛從船上一躍而過。在夜色之下,頭扎著皂巾的幽州軍士卒,以及**身子的番軍士卒,簡直如黑潮一般開始衝擊唐軍陣地。
唐軍的箭矢密集如雨,衝在前面計程車卒噗通倒地之後,後面計程車卒毫不猶豫地繼續上前,哪怕是衝在第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