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是被射到在地,依舊匍匐前進。
向前,向前,衝破河灘。
幽州軍士卒逼近了唐軍,紛紛皆是拔出了刀子,殺入陣中血肉搏殺,在泥潭的爛泥之中,雙方士卒撞得是人仰馬翻,殺聲,喊殺聲混成一片。
幽州軍士卒就和發了瘋一般,白刀子進紅刀子拔出來,有計程車卒被唐軍砍斷了手臂,仍是奮勇向前,鮮血四面噴濺。
頓時河灘上的泥漿,變成了血漿,灘塗之上的肢體到處都是。
“已多久沒見過如此慘烈的戰鬥了。”眾將不由咋舌。
一旁旁觀的王馬漢,以及漢軍大將頓時為士卒們悍勇的表現,肅然起敬。
顏也列亦為幽州軍士卒表現的悍勇而刮目相看,他以為的漢軍只是長於弩箭,而短於近戰,而沒想到在這渡河戰的白刃戰中,仍是如此善戰。
不過對面唐軍也是一股堅韌之軍,在幽州軍番軍聯合衝擊之下,居然陣線未崩,還死死的守護著拋石車前。讓己軍的拋石車擲彈,轟擊正在渡河的幽州軍。
不讓對方的後援舒舒服服地上岸,雙方血肉互搏,唐軍一寸不讓的死守,猶如一道鐵壁攔在身前。
沒有披甲的幽州軍傷亡遠遠大於武裝到牙齒的唐軍。
這會連薛萬徹亦是作色,言道:“這股唐軍怎麼可能如此善戰,我們攻打太原,離石時,唐軍可是一戰即潰的。”
王馬漢斥道:“何必長他人志氣,我軍哪裡有絲毫遜色之處。”
就在這時,唐軍營地之後,鼓聲響起。
之前泅渡過對岸的三百名番軍繞到了唐軍營後發動襲擊,腹背受敵,這一刻唐軍的防線終於支撐不住了,最後一絲抵抗,也是崩潰了,
守營的唐軍盡數被包圍,對方激戰了片刻,大多數人被殺,剩餘之人被俘。
隨即王馬漢一聲令下,部下在天明之前,搭蓋了好了浮橋,立即派人稟告李重九,可以率大軍主力從此渡河。
李重九策馬從浮橋之上行過,身旁則是一併騎兵。
李重九看著昨夜血戰的灘塗之上,仍是一片狼藉,當下回頭向王馬漢問道:“昨夜傷亡如何?”
“傷亡三百餘人,而全殲唐軍三百人,還有三百名民夫。”
“做得好。”李重九沉聲言道。
聽得李重九嘉獎,王馬漢,顏也列不由大喜。
李重九先是誇獎部下,然後言道:“唐軍抵抗很激烈嗎?”
薛萬徹上前言道:“啟稟上谷公,我們盤問過守寨的唐軍,甚是精銳,與我們之前遇到的不同。”
“哦?”李重九按馬問道,“有何不同?”
薛萬徹言道:“請上谷公渡河便知。”
李重九渡河之後,來到一用帷幕圈起的營地之中,但見四周士卒持槍而立。
一旁將領挑開布簾,入內後李重九見數十名渾身浴血的人,雙手被反捆,坐在地上。
見到李重九入內,這些人皆是目光一挑,怒目而視,滿是敵意。
一旁幽州軍士卒見了當下拿鞭子抽過去,喝道:“叫你看,叫你看。”
“直娘賊!”唐軍俘虜之中,亦有不怕死的叫起來,之後被打得更慘。
李重九打量過這些俘虜,見有三分之一都有番人血統的特徵,而從幾句話說話的口音中,可以辨認出來是關中說話的腔調。
“是關中來的唐軍府兵?”李重九問道。
“正是。”
“原來如此。”李重九沉思言道。
大隋府兵承襲,魏周之制,魏周時檢選府兵標準,都是家有財力,並富有勇力之人為軍,更多的入主中原的鮮卑部子弟。在隋以前,府兵之中漢軍比重雖不斷增加,但加入府兵任何人只能有胡姓,而不能有漢姓。
大隋的府兵制,是中外相維、重首輕足為方針的,也就是以關中為權重,其他地方輕之,全國是一個內重外輕的形勢。故而鷹揚所大多都設在關中,為關隴士族,代北士族把持。
而李淵入主長安後,得到關隴士族的支援,這些府兵大隋最精銳之師,已是盡數歸屬於他了。
而這一路唐軍,顯然是從關中來的府兵。其戰鬥力與之前李重九交戰的各地守軍完全不同,要知道李淵晉陽起兵,已是率幷州的精銳入關了,而在太原之地留守,被李重九擊敗的都是二三流的鄉兵。
李重九看著這些被押在地上的悍勇男子,不由想到了後世那支滅突厥,高句麗,掃平群雄,睥睨天下的精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