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卷 六五之卷——汴梁煙華 第48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20),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被弄成了擺設,太后退居宮中養病,一切權力掌握在臣子手中,宦官們便失去了他們的立足之地。
除非能像王中正那樣成為宰輔控制宮中的手,否則就只有困居宮內或是出為庶民兩條路可以走了。
從宰輔們的角度來講,儘管他們還是想要接收各路的走馬承受,讓這些天子的耳目成為他們的耳目,只是士大夫的立場,讓他們必須撤回這些閹人。
如果現在韓岡要在地方上安排一個閹人為官,地方上肯定會有反彈,州縣議會只要成立了,也決不會甘於寂寞。
宗澤道:“其實宮觀即可。以澤觀之,李憲之言,只為釋相公之疑,非為官也。”
韓岡點頭:“這我知道。”
李憲或許並不是當真想要在外任官,只是表明自己不想摻合任何是非的態度。讓他去擔任太一宮,玉清宮之類的宮祠官養老,就是一個很好地解決辦法。
只是韓岡覺得這麼做不合適,“李憲非無才,又無罪,不當放之宮觀。做了好事,就不能讓他沒有好結果,對不對?”
賞罰宜公,這是治下的原則。
而且還要顧及王中正的想法,以免王中正兔死狐悲。這一句,韓岡就沒有明說出來了。
“如果讓李憲任職州縣,或是走馬路中,皆會累及相公清名。且安置李憲,必為後人之制。宮中宦寺有官身者雖不為多,亦有數十,今日李憲一人出外,明日就是數十內宦要出外了。”
“大部分還是不會走的,宮中需要人,只是以後不再進人。”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宗澤,韓岡道,“無過之人,殘其肢體,非是仁君所為,即使需驅用閹人,日後還是用外夷為佳,不當用漢人。不顧這是日後的事了。除了李憲之外,也的確還有一些內宦不方便留在宮內,也同樣不方便安排在州縣之中。”
宗澤忽的靈光一閃,“記得程昉曾經管理屯田事。”
“淤田。引黃河水在河北淤田。”韓岡更正道,又點了點頭,這個想法倒是不錯,具體的營造工役之職,讓閹人來參與管理也的確是個辦法。他們比許多士大夫要有才幹得多。
“中書門下轄下營造諸事,的確可以內宦參與,不過這就是個辛苦活了。”
“但參與營造,不免調派軍民,只怕……”
“不妨事。”韓岡笑了起來,這年月還用得著擔心閹人在外掀起叛亂,“此輩出外便不足為懼……”他又想了一下,“王中正的兒子到時候也一起安排。”
“……哪一個?”
“問一問王中正吧。”
王中正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留在宮中的養子,另一個也是養子,不過是過繼來承嗣的,其實是王中正的親侄兒。因為王中正的功勞、地位,兩人都受了蔭補。哪個出去做事都可以。
“是。”宗澤點頭。
“大議會籌備會的準備怎麼樣了?”
宗澤道:“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就等人到齊了。”
基本上這一次大議會的籌備會,就是以議政為主,加上一干元老。
不過如今曾經任職兩府、兩制的元老重臣寥寥可數,富弼、呂公著、王珪、韓絳都已經不在人世,剩下的很多又年邁難以入京,真正能來的不到十指之數。
韓岡點了點頭,卻沒說話。過了一陣,他問道:“這幾日又有些變化了,對於這個大議會,汝霖你現在是什麼看法?”
宗澤起身,向韓岡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宗澤之意,仍與前同。相公此舉,可謂至公至正,無纖毫私心,天日可表,士民共鑑。”
因為韓岡提出來的方案,遠比其他方案更能得到大多數士大夫的歡迎。何況有議政會議和州縣議會在前,一個大議會本就在許多人的預計之內,所以韓岡是不擔心有太多人反對。
這是標準的三權分立,完全模仿自後世。只是韓岡拿出來的方案,完全來自於他那已經不太靠譜的記憶。其實有許多細節,韓岡已經記不太清楚。但只看這一個制度,便已是十分嚴密,各方相互牽制,使一家不能獨大。這對於群龍無首的大臣們來說,沒有比這個制度更美妙的了。
韓岡其實本來沒準備推行這大議會。如果太后身體上沒有問題,韓岡有把握把皇帝和章惇都熬到退場為止,那時候,即使要開議會,也不是現在這個形式。
“可惜相公一片至誠,但人苦不知足,如今看文、馮諸公,恐怕不滿足於此。尤其是文公,已見其過問兵事,來日會上,必為此爭。”
韓岡點點頭,宗澤說的沒錯,這也是他所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