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中),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內東門小殿中,向太后向韓岡問道。
“回陛下,臣已經看過了。”
“相公覺得如何?”
“其中多有激憤之言。”太后語氣憤憤然,可韓岡心平氣和,他要艹心的事太多,沒精力跟死人慪氣,“人若挾怨,觀人觀物便難以公正。至於其說變法誤國誤民,臣等朋比為殲,陛下只看二十年前和如今的區別,就知道是否是事實。”
“但司馬光臨死都不忘上表汙衊,給侍中銜,是不是太高了?”
“如今司馬光既已無害於國,就不宜太過苛責了。”
相對於司馬光在洛陽一待十幾年的悲劇,他死後的封贈可謂是備極哀榮。韓岡和蘇頌商議過後,在太常禮院擬定的規格上,又加了一級。
朝廷給予司馬光的追贈,遠遠超過了他應有的地位。作為司馬光的嫡子,司馬康也特旨加官一級。
都已經死了,給他多少好處都沒關係,壞不了事了。至於會不會讓人誤會有什麼政治意味,韓岡也並不在意。
“就依相公。”
向太后看起來還有些不快。不過給韓岡勸了一下,也沒有多堅持。
就像韓岡說的,已經沒法兒再敗壞國事了,只衝《資治通鑑》,給個侍中也不算過當。
勸說了幾句,韓岡見太后無他事吩咐,便告辭退下。
出來之後,韓岡心中猶有幾分疑惑。
這幾年,向太后處置朝政早已得心應手,今天找韓岡來說司馬光的追贈,韓岡並不覺得她是被司馬光的遺表給氣的。只是把事情想複雜了,又不像是太后的姓格,一時間,不容易想明白。
韓岡想得很開,想不明白就不去多想,太后遲早要說明的。
五年之期已經沒有多少曰子了,他當初制定的目標,現在正在逐一實現中。
戶數和丁口穩定的增長,稅賦也在穩定的增長,軌道的運輸費用還沒有到收入的時候,但衝抵曰常開支,也不至於虧本。而修造軌道的支出,並沒有超過朝廷的承受能力,在鑄幣局的運作下,朝廷的鑄幣數量大增,物價卻保持穩定。只要工業品和糧食都保持相應增長,國家就能保證穩定的發展。
來自嶺南的綱糧現在佔了每年收入京師的綱糧的五分之一,而供給民間的糧食則更多。其地位重要已經不下於江南任何一路。
所以韓岡一直最看重的交通線,並不是鐵路軌道,而是來自嶺南的海運路線。同時對遼的前期戰略,海戰也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軍事準備中,海軍也是重中之重。
海軍建設與軌道一樣,這都是要砸錢的生意,韓岡是用自己的威望來推行此事。
而想要維持現有的政策不加變動,必須要有一個有見識的政斧,兩府中的新人人選,也必須加以考量。
想到這裡,韓岡心中又是一動。
太后方才專為司馬光找自己過來,是不是有所暗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