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章 京師(五),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丁兆蘭又眨了眨眼睛,比方才更加仔細的打量了唐梓明幾眼,嘆息道:“看來再過不久,你也能拿到一枚銅徽章了。”

“不敢當。”唐梓明略帶自得的的說著。

“希望這一回能儘快破案。”丁兆蘭帶著期盼。相對他注重的方向,唐梓明這邊也有相同的優勢,只是針對的物件有所區別。如果有唐梓明的幫助,要找出包永年的去向,的確容易許多。

唐梓明點頭,道:“有什麼有用的訊息,我會第一個通知小乙你的。”

“多謝。”丁兆蘭拱手行了一禮,“告辭了。”乾脆了當的丟下兩句,丁兆蘭轉身離開,這一回還是真的走遠了。

唐梓明卻回到桌旁坐了下來,開啟筆記本,用炭筆匆匆寫了幾行草字,這才叫過店小二,結賬離開。

……………………

包永年莫名失蹤,在不知情的人群中,他很可能與文煌仕走了同一條秘密道路,離開監管嚴密的京畿之地。

但在知情者中,包永年的失蹤卻分外讓人困惑。他的前途,他的門第,在國子監中都讓人羨慕,他甚至沒有被牽扯入文煌仕的案子中,如果是主動失蹤,他為何如此做,又是如何做到的,如果是被動的,又有誰有這麼大的能耐?

不過終究也只是一名國子監生,即使他是昔年名臣包拯之孫,可是包拯之後,包家就中落了,即使他有何不測,也比不上文彥博的曾孫文煌仕更加受人矚目。

韓岡注意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已經是五天之後。下面將訊息呈遞上來,可以說十分的及時,就在失蹤的第二天。但並沒有被歸入急件之中,使得韓岡直到今天才看到。

也許是去見文彥博了?

不知他是不是已經知道了文煌仕的下場。

韓岡只把這一條訊息看了一遍,把這件事記下來,就放下了。

他要關注的事情還很多,儘管包永年與文家和文煌仕關聯不淺,又是自然學會的特別成員,但畢竟還只是一位國子監生。

韓岡僅僅是在檔案上批註了幾句,要下面的人仔細搜尋,儘快將包永年找回來。如果已經被害,那麼一定要將兇手給找到。

他關注的重點,一直都是放在北方,放在河北,放在河東,放在更北的地方。

“相公,這是雄州發來的急件。”一名堂後官拿著新到的軍情急報呈送過來。

韓岡接過來,入手就是一沉。兩份公文袋,一厚一薄,厚的有半寸多,薄的只有一兩頁的樣子。

已經經過通進銀臺司和中書檢正的處理,對內容作了總結,貼了黃頁在上面。

厚的公文袋,外面貼著請戰的標籤,參與軍官的姓名、官職都用蠅頭小楷寫在上面。韓岡開啟公文袋,將裡面的請戰書抽出來,隨手翻了一翻,的確都是雄州乃至整個高陽關路的將校們的請願,志氣高昂的要北上作戰,收復故土,其中甚至還有不小的一部分是血書。

這是對都堂之前在邸報和報紙上發表的公開宣告的回應。都堂要將戰爭進行到底,要將遼國徹底消滅,要實現祖先未盡的夙願,要為子孫爭奪生存的空間,那麼下面的軍漢們當然要體會相公們的心思,踴躍求戰,免得都堂唱獨角戲,不免太過難堪。

這段時間,從京畿開始,由近及遠,京東、京西、河東、河北、陝西,各路的文武官員,都紛紛上表,表示全力支援都堂的行動。更遠的隴右、寧夏,河東邊境還沒有請戰書傳回,但那也只是時間關係。

韓岡沒怎麼仔細看,就將所有的請戰書都裝回到公文袋裡。太多了,根本沒有一一細看的時間。一時間送進都堂的請戰書數量之多,已經可以用石這個重量單位來計算了。

而且下面的人會幫他處理。中書檢正官正依從韓岡的命令,從這些請願書中,挑選出那些具有真情實感,更像是武夫衷心之言,而不是經過文士進行文辭修飾的文章出來,安排各家報紙,以及邸報中發表出來。

必須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願意跟隨都堂行動的是大多數,進攻遼國是大勢所趨,即使有人心有猶疑,即使有人想要恢復原狀,在這一番輿論攻勢,就不敢隨便開口。

拿起另一份公文,貼黃上的內容就不是請願而是請求了。比起前面的請願,這一份公文,對戰爭更加有意義。這是要求都堂為高陽關路補充糧草和各色軍需物資的申請書。

韓岡從上到下匆匆瀏覽了一下,對比了檢正官在貼黃上留下的有關高陽關路軍需物資的舊有資料,大筆一揮,就將彈藥、裝具照需求全額補足,但糧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