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章 京師(五),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藥物上,韓岡直接就按舊檔打了個五折。
這個數量,防守足矣,進攻則不足。
只是韓岡也沒打算那麼快就進攻。
今年大舉進攻遼國的可能性並不高,確切的說,根本不可能。
對比起過去的十年,今年算得上是一個大災年。都堂要留下大部分糧食,以保證各災區的災民救濟,同時也為了打壓糧商,必須要有充足的糧食來做本錢。
都堂想要做的,或者說能做到的,如果只是維持對遼作戰的態勢,僅僅是邊境上的衝突,能提供給河北和河東的物資,還是可以支撐的。
當然,這並非是讓遼國有喘息的機會。
戰爭就是戰爭,即使僅僅是靜坐戰爭,即使每一次的衝突不過是百多人,幾百人,但邊境上要駐屯比平常更多得多的軍隊,囤積比平常更多得多的軍需,對國力的消耗還是要遠遠超過和平時期。
遼國無力進攻,又等不到宋軍進攻,還不能乾脆放棄邊境上的戍守,雙方上萬裡的國境線上,近百萬人的對峙,日日夜夜都在大量消耗遼國的國力,就像得了癆病,得了癌症,人一時不死,卻是眼見著就瘦了下去。
遼軍夏日展開的攻勢,沒有大規模的穿插突進,對軍馬的消耗並不算太大,使得大部分馬匹還能保證元氣。
但隨著秋天的到來,前線上數以萬計的軍馬,如果不能及時養上秋膘,那麼今年的冬天,明天的春夏,都很難繼續作戰了。
軍馬養膘,要麼就是地域遼闊的草原,要麼就是充裕的草料,也就是必須要讓軍馬在秋日始終都能夠吃飽。
短時間內,餵飽這些軍馬,憑藉多年的積存,加上從南面鄰居掠奪而來的收穫,並不顯得太過困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積存糧草不斷消耗,完全不足以彌補秋冬需要的缺口。
既然遼國如臨深淵,面臨如此嚴峻的問題,作為一位合格的敵人,不把他們向深淵方向上再推上一步,就實在是對不起敵人這個名號了。
韓岡剛剛簽署了一份軍令,要求北海艦隊加強海上封鎖,徹底斷絕日本諸島與大陸的聯絡,絕不允許日本的一粒糧食運入遼國本土。
日本的產出雖不多,但對於遼國的軍需不無小補。
還有高麗,高麗北部多山,山路崎嶇,轉運不便。南部平原上的糧食,遼國近年來都是透過海運運抵遼東。
但現在北海艦隊控制了渤海、黃海以及高麗日本之間的航路。只要做好封鎖的工作,遼國能夠從兩處新疆得到的補給,完全能夠大幅減少到過去的十分之一。
今年的秋冬不是合適的時候,夏天的戰鬥耗去了河北河東兩路將士們大量的精力和戰鬥**,這半年,將會被用來休整和訓練,同時為庫房補足之前消耗。
在半年之中,要維持住士氣,要保證官兵們現下的戰鬥**不至於消退,就必須維持一定烈度的戰鬥。邊境上的摩擦、衝突不能停止,每日的訓練,甚至是一輛輛運進倉庫的糧車,都會在某種程度上提醒著士兵們,戰爭並未遠去,只是處於序曲。
在韓岡和章惇的計劃中,來年的春天將會有一場大的會戰。
在冰消雪融的三月開始攻擊北方,四月突破防線,五月的時候,將戰旗插在燕京城頭。
在計劃中,一切順利的如同幻想一般。
但半年的時間,足以更加削弱遼國,同時讓參戰官兵計程車氣和戰鬥力恢復到巔峰。
看起來猶如幻想,但實際上,還是有著充分的成算。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這半年的時間裡面,韓岡、都堂,甚至整個朝廷,能夠休息的日子都屈指可數。
為了消滅遼國這一百年之敵,這半年的時間,將要用上整個國家能夠調動的所有的力量去進行準備。
任何想要干擾這一過程的人或團體,當然會得到他們應有的下場。
“相公。”貼身的堂後官又進來稟報,這一次帶來的不是公文,他低聲在韓岡耳邊,“文太師又去拜訪呂樞密了。”
啪的一聲,韓岡丟下筆,長久工作帶來的疲勞,讓他的忍耐力下降了許多。
“相公?”堂後官被嚇到了,帶著顫聲。
“沒事,你下去吧。”韓岡吸了一口氣,將筆拾起。
現在還不是出手的時候,還是看看呂嘉問會怎麼做,看看他,聰明還是不聰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