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微雨(七),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修成的那一天起,千獅橋的名號便不脛而走,已成保州的一處名勝之地。

徐河大橋的橋面距離下方河水有四五層樓,腳下的河水在河道中安靜的流淌著。

半個月前,西面山中大雨,徐河河水幾乎漫出了堤壩,留下的印跡現在還能在橋墩上看見。可惜洪水發得早了,沒趕上遼人南侵,否則給遼人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在洪峰中淌水過河。

“要是有一隊蒸汽炮艦就好了。”韓鍾憑欄下望,看著河水,“沿河行動,根本就不用操心遼人能過河。”

“那是。”岑三附和道,“蒸汽船不用帆不用纖,跑得比車快,如果真的有,遼狗連門都不敢出了。”

韓鍾抬頭,嘆息道,“可惜京兆船場那邊也才開始試造,至少得等兩三年後才能用上。”

“明州船場不是說也在造嗎?”岑三問道。

韓鍾很喜歡給人指點迷津的感覺,“明州那邊都是大傢伙,要在海里走的,看不上內河的小艇。”

軍器監旗下的四座沿海船場,明州、杭州、泉州、密州,全都是在製造大型戰列艦,蒸汽炮艇這種玩具大小的東西,根本看不上眼,都是丟給七座內河船場來開發。

想到大號的戰列艦巡洋艦,韓鍾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有沒有人考察過河北水文,這裡的河道能走多大的戰艦?。”

陳六道,“朝廷要在河北修路修橋,都是要考察過沿途河道才會決定路線的。小人曾經跟著相公去看過一回,程大夫巷的架閣裡,各地地理水文,資料堆積如山。”

鐵路總局的正衙在都堂旁邊,但由於轄下權柄繁複如都堂,下屬的不同部門有二十多,京師中就不得不多設了好幾處衙門,安置各房。其中負責前期勘探、路線設計、修造規劃的鐵路設計院,就安在城北的程大夫巷中。

“不過總局派人考察河道水文,重點都不是航運。”陳六繼續說道,“具體能走多大的船,恐怕鐵路總局裡面是查不到。”

“這件事之後要好好議一議,多一種手段,河北的防衛也會多上一重。”韓鐘有點興奮起來,“就是日後不用炮艦,蒸汽船做水運,對鐵路運輸也能起一個拾遺補缺的作用。”

“二郎真是思慮長遠,的確是如此。”陳六說著,岑三也在旁誇著韓鐘的眼界。

其實兩人哪裡不清楚,這種事根本就不必韓鍾來說,內河七大船場都在設計蒸汽船,難道只是為了造軍艦?

河北水道密佈,從立國時起,歷代朝堂都在致力於在河北修造運河,溝通南北水道。從太宗時起,就已經能做到透過不同水道的週轉,自大名府一路坐船抵達安肅軍。

即使有了運力更強,速度更快,路線也更直接的京保鐵路,河北水運也沒有被放棄,河北各地淤田灌溉都需要暢通的水道,而且這也是很寶貴的運輸渠道,是鐵路運輸的最佳補充。

但在河北的水系中做航運,從南往北,從北往南,藉助運河穿梭在一條條不同的河道中,時而順流,時而逆流,對水路稍稍生疏一點的水手,就能把船隻帶進岔路去,而更重要的,在平緩安靜的水域中使用的竹撐和船槳,在河流中派不上太多用場,還是必須要有縴夫,否則遇上逆流便寸步難行了。

若換成是蒸汽船,縴夫就不需要了,只要有一個引路的,沿途再有幾個加煤的港口,河北各州將會是暢通無阻。

“不過有一點,河北各州縣的大戶,都投入了太多家業在鐵路上,朝廷也喜歡鐵路,收錢方便,要是有人要在河北辦航運,可就是捅了螞蜂窩。還不知道會怎麼死。”

韓鍾在京師長大,父親又是宰相,每日耳濡目染,有著天然的政治敏感性,即使有時候會犯些迷糊,在政治利益上卻十分敏銳。

陳六和岑三都暗自點頭,要是韓鍾一直都表現得跟方才一樣糊塗,他們還不如找機會返鄉養老。

“二郎!六叔,三叔。”

一個人一邊叫著,一邊跑上大橋,急匆匆的往韓鍾這邊跑來。

陳六看過去,卻是方才派出去的斥候,年紀輕輕的,是韓家家生子,跟著韓鍾一起來河北。

岑三上前急急的問他,“小猴子,出了什麼事,列車到哪兒了?”

“沒出大事,就是翻車了。”小猴子喘著氣,把他知道的都說了一遍。

其實還是軌道出了問題,是遼人暗地裡做了手腳。昨天修路時沒有發現,列車來回兩趟都沒事,但今天又走過一遍,一側軌道鬆脫,兩節車皮都翻了下去。

護衛列車的有一個馬軍指揮,隨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