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新議(14),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昔年犯下的大錯,其實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反而受到了不小的牽累,以至於沉淪於太學之中。
李格非日常醉心於金石,自安陽殷墟發掘之後,有一段時間,在太學任職的李格非,每逢假日便在開封和相州之間來回奔波,最後甚至主動申請從太學調職到相州任職。當然,這其中也有在京師鬱郁不得志,而在相州有韓氏故主的緣故。
李格非父子兩代都得到過韓琦的提拔,天然的就被歸屬於安陽韓氏門下。以其進士出身,在韓忠彥處頗受看重。因其無心仕途,便被韓忠彥推到相州議員的位置上。雖然說對仕途不抱希望,但受到尊重的感覺,讓李格非不想失去韓忠彥的看重。縱然很想回家去整理剛剛得來的龜殼骨片,不過身上的任務必須完成才行。
也不知他那早慧的女兒有沒有在書房裡亂翻,承了他李格非的秉性,對金石喜愛非常,對拓片、甲骨愛不釋手,李格非真怕女兒磕碰壞了他的珍藏。
“文叔,怎麼愣著。”見李格非神思不屬,韓忠彥磕了磕手中的棋子,“想不出應對的方法?”
“如果說是韓相公會如何應對,實非格非能揣度。”李格非咳嗽了一聲,一邊腦筋急轉,一邊敷衍著:“格非曾聽人說,韓相行事如兵法,或奇或正,相事而用,故無所不利。”
韓忠彥呵了一聲冷笑,“早在韓岡當初說要辭相,我便不再去猜度他的心思了。”
李格非低了低頭,果然不會讓區區一個議員去揣測韓岡的想法,“如果說議會的應對,議會八百眾,人各異心。一人一個應對,就有八百種。但如果不能八百人合共一心,再有良策也無法可救。”
韓忠彥眼尾微闔,“那是沒辦法了?”
其實等著看韓岡接下來的手段就可以了。
曲珍新近被任命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負責皇城內外守衛。這一任命,來自於韓岡主導,在此之前,把守皇城的有李信、王厚、王舜臣,其下將校亦多來自於西北,韓岡門下。足可見韓岡對曲珍的器重,以及曲珍對韓岡的重要性。
韓岡如何處置曲珍的孫女婿女婿,為其收拾手尾,從中完全可以看出韓岡對大議會的態度。
但李格非不會這麼說。
“有的。”李格非一點頭,他說了幾段話,思路卻是理清了。
“說來聽聽。”韓忠彥擺出洗耳恭聽的架勢。他很希望能聽到能聽到一個能讓他感到驚豔的回答。
在韓忠彥看來,韓岡手底下,真正忠心不二的得力走狗也就王舜臣、李信兩人,便是親近如王厚,遇上要押上闔族老幼性命的大事,怕是也要避退三舍。
只有榮辱與共的血裔戚里方能同進共退。這是韓忠彥自熙寧二年之後得到的教訓。
熙寧二年,晝錦堂依然矗立在州衙後院,但回到相州的老父,原本圍繞他周圍的鷹犬,卻先後遠去。即使是朝廷榮寵不衰,也沒有多少人,聚集在已經過氣的兩朝顧命定策元勳身邊。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如果無權,也的有人。如果李格非能有出色表現,韓忠彥不介意為自己的嫡孫結下一門姻親。
“格非方才也說了,不能八百人合共一心,縱有良策亦無用處。可如果能合共一心?縱凡策亦可大用。”見韓忠彥仔細聆聽,李格非說了下去,“如用兵法譬喻,之前收購報社,如出奇兵……”
“可惜太蠢。”韓忠彥笑著插話。
“是,只是料事不明,以至於鎩羽而歸。所以以格非淺見,當以堂堂之兵,臨堂堂之陣。”
“哦?如何為之?”
李格非沉聲:“大議會自有法度權柄,何須用商賈手段!”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