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廟堂(上),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國公王安石的喪禮正在進行中。( 800)( )
京師中的官員,但凡稍有點頭臉,無不登門弔唁。
京師裡的大小報紙,也紛紛將大量的版面騰出,用來報道王安石的生平,並對新法大加褒揚。
而在楚國公府中,王安石的女婿和孫女婿,或者說宰相和皇帝,他們所鬧出的那點爭執,儘管還沒有傳到市井之中,不過對齊雲快報社這樣的大報社,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論起家中內事,普通大臣家裡,都要嚴密過皇宮。但皇帝和宰相的爭執,發生在剛剛去世的楚國公家裡,正是人多口雜的時候,怎麼都不可能避免散播於外。
宮正咬著筆桿,對著一篇稿件愁眉苦臉。
稿件的內容倒是簡潔明瞭,就是對朝廷大臣追贈時,所依循的條貫、事例進行深度披露的報道。
而宮正要做的,不是修改稿件——因為這篇報道,剛剛透過了社內的編輯長會議,已經定稿了——而是要針對這篇報道,寫下一篇評論。
針對的是什麼事,在編輯部裡是不問自明。
這就是宮正所瞭解的宰相韓岡的一貫做法。
方便披露的訊息,與其等到外面的小道訊息不受控制的亂傳播,還不如自己先和盤端出——當然,怎麼說即不違背事實,又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這還是有技巧的,也需要經過仔細考訂。
而不方便披露的訊息,就在傳播開來之前,像種痘一般,先來上幾劑疫苗,幾篇看似不相干的報道,給讀者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這樣訊息散播開,也就沒什麼大影響了。
星星點點散佈在這幾天的報道中的介紹,其實已經介紹了宰臣過世之後,朝廷追贈的流程當如何,還有王安石的身份地位,大約能得到什麼樣的追封。配合上今天的文章,等到那一事傳到京師軍民耳朵裡時,足以讓人覺得皇帝當時是無理取鬧,故而惹惱了宰相重生之凰鬥最新章節。
不過為了將事情辦得更加穩妥,還需要一篇合適的評論。
不能讓讀者在事後覺得這篇報道和評論就是為了那件事做鋪墊,又要讓讀者在聽到那條訊息後,能立刻明白皇帝當時的險惡用心。
作為報社之中資深編輯,已經拿到了高階編輯的職稱,距離編輯長一步之遙,離總編輯也不算遙遠,社內有資格撰寫要聞評論的十數人之一,宮正在這方面的水平也算是有口皆碑。
只是再如何有才,想要將評論寫好了,也是頗費思量的一件事。
相對於坐在小間裡,苦思冥想的宮正,外面的大屋中,一干編輯則是心焦氣躁。寫評論可參照原稿,但等待的訊息沒傳回來,他們就什麼都寫不了。不過還有一部分,是為了一些不著調的私事。
“應該出來了吧?”
“誰知道。都堂那邊一向是慢。”
“好歹先傳些訊息回來。”
“應該快了。800</strong>應該快了。”
“新來的那個唐……什麼的,年輕能吃苦,方翁當會讓他帶著訊息先趕回來。”
都堂自成立後,避免有人造謠惑眾,同時為了溝通內外,不讓下面州縣隱瞞朝廷德政,故而就按期召開新聞釋出會,向各家報紙通報朝廷的各項決議。
不過也只有得到都堂認同的記者,才有資格參加都堂的新聞釋出會。
一張打著都堂鋼印的出入證,就是作為一名記者,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至今為止,總共也發了三十來張,對應著三十幾名記者。年長的有六十多,最年輕的也有四十向上,無不是沉穩幹練,而且不會惹是生非——都堂的角度。
這些個資歷老、情面又大的記者,拿著自己的證件,自都堂出去後,往往都有一群小官圍著他們奉承。
齊雲快報社雖是頂尖的大報社,都堂出入證也不過曲曲五張,除去三張屬於正副總編和一位編輯長的出入證,真正跑都堂新聞的,也就兩人而已。
今天值日的那一位,年紀大了些,吃不得累,但人脈深,情面足,社裡離不得他。報社就安排了一個小記者幫著打點,順便傳送訊息。
幾名編輯都在等著他們兩人帶回來的訊息,閒話說著說著就停了,幾對眼睛齊刷刷的望著門口。幸而也沒讓他們等待太久,一人匆匆衝進屋內。
一見此人,一名編輯就猛地跳起,“唐梓明?訊息出來了?!”
唐梓明上氣不接下氣,直點頭,“出來了,出來了。”
“怎麼說的?”
一群編輯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