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狂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四章 我叫典韋(上),傾漢,月下狂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非總覺得,這個“益恩”似乎是在哪裡聽過。

“學遠,你不知道老師有一子麼?”崔琰在一旁道。

韓非只是覺得“益恩”這名字有點熟悉,但對於鄭玄有沒有兒子……呵呵,在這之前,他連鄭玄是誰都不知道,又怎會知曉鄭玄的家人?聞言,搖了搖頭,道:“這個確是不知,還請季珪師兄告之。”

“這就是你的不是了。”崔琰指責了一句,見韓非面現慚愧,也不好深說下去,直接道:“老師有一子,名益,字益恩,年方即冠。”

“謝師兄告之。”韓非慚道。

為人弟子,口口聲聲說著敬仰人家,卻連人家唯一的兒子都不知道,太有點那個啥了。

“益恩年前為孔北海舉為孝廉,如今,在北海太守府任文書一職。你益恩師兄感孔北海知遇,即便是這次為師欲往京師,也是不曾跟來。前往冀州,只怕也是難以說動。為師今年已六十有四,也不知道再能活上幾個年頭,實不忍再受骨肉分離之苦,所以,學遠,你的美意,為師只能說聲心領了。”鄭玄倒是沒有說什麼,韓非請他到冀州,雖然看得出,有別的心思在,但是,孝心也是有的。

他從來不認為他這個關門的弟子是個單純的人。

雖老,眼卻未花。

“原來是他!”鄭玄話聲剛落,韓非突地叫道。

他終於想起了個“益恩”是在哪裡聽過了。前世的他,因為喜歡三國,故爾對三國時期名將生平也是別有鍾愛,曾看過一篇關於太史慈的野史文章,在那篇野史中,曾提到了一人,正是姓鄭名益,字益恩的。

韓非還記得那篇野史,其中說袁紹之子袁譚率黃巾降兵攻北海,圍孔融于都昌,情勢萬分緊急。鄭益恩念孔融的知遇之恩,率家兵前去營救,結果反被圍殺。當時,韓非還感慨這鄭益恩乃是知恩之人,又怎會知道,他竟是鄭玄之子。

若不是崔琰說了鄭益恩的名姓,鄭玄又言了孔融的舉薦之恩,韓非還真就未必想起,在哪聽過這麼一號人物。

“學遠聽說過你益恩師兄?”鄭玄奇道。

“並不曾。”韓非搖了搖頭,同時,大腦告訴的運轉了起來,思考著,怎麼和鄭玄說起這事。

既然是自己老師的兒子,還是獨子,韓非自然不能冷眼旁觀。

更不想老師晚來喪子。

饒是鄭玄的好脾氣,也不禁為韓非的話氣得鬍子直撅,不曾聽過,你一驚一乍的,算是做什麼?

“老師,弟子確是不曾聽過師兄的名諱,但弟子算到過。”韓非斟酌著詞句,小心的說道。

“算到過?”鄭玄的眉頭當即就皺了起來,神色間頗有些不悅,道:“學遠,你還懂得黃老之術?”

黃老之術,起源於戰國時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尊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故名之。黃老之術始於戰國盛於西漢,假託黃帝和老子的思想,實為道家和法家思想結合,併兼採陰陽、儒、

墨等諸家觀點而成。

黃老之術將道統放在政統之上。道家之學,以道、自然為思想的最終依據,又把人即個人生存的合理性上通於天,這無疑對世俗權威產生消解意味。在君主政治和社會規範之上存在一個價值更高的天道,而這個天道又是由知識階層來把握,當然君王會不爽了。況且知識分子以天道為憑藉,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遊離專制王權之外,確實是要被體制消滅的物件。很快君王就湮沒了它的終極價值依據。天取代了道,而天很快又被天子放在了幕後。人們在不經意間放棄了追問其合理性來源的思想權力。

而取代黃老之術的,正是儒術。

故爾,黃老之術一直為儒家看之不起,在漢末的地位也不高,鄭玄身為儒學的代表,自然也是深鄙之。

這年代,比較有名一點的,就是荊襄名士黃承彥,因鑽研黃老之術,甚至脫離了荊州黃家。

“這個……”韓非自是看出了鄭玄的不悅,似乎很是不喜歡他學什麼黃老之術,知道解釋並不能說明什麼,當下,也不解釋什麼,硬著頭皮,不答反說道:“弟子閒暇之餘,曾為十八鎮諸侯看過面相,而孔文舉於北海,七年後當有一場大劫難,在其中,弟子無意中算到了一人。”

韓非知道,這個年代的人,都很是迷信,所謂的解釋,不如直接說出來,而且還是越玄越好。

他就不信,鄭玄會把獨子的性命看作兒戲,一點的都不在乎。

“是你師兄嗎?”鄭玄臉上,卻沒有了方才的溫和,只是冷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曦日永恆

大雪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