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部分,後漢書,熱帶雨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鈞)**'鉤'*校典籍,論本考始,矯前易故,不從常說,不可謂非。孟軻曰:‘予豈好辯哉,乃不得已也。’鄭司農之正,此之謂也。”
注'九'五祀:門、戶、井、醦、中溜也。韋昭曰:“古者穴居,故名室中為中溜也。”
漢興八年,有言周興而邑立后稷之祀,於是高帝令天下立靈星祠。'一'言祠后稷而謂之靈星者,以後稷又配食星也。舊說,星謂天田星也。一曰,龍左角為天田官,主谷。'二'祀用壬辰位祠之。壬為水,辰為龍,就其類也。牲用太牢,縣邑令長侍祠。'三'舞者用童男十六人。'四'舞者象教田,初為芟除,次耕種、芸耨、驅爵及獲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五'
注'一'三輔故事:“長安城東十里有靈星祠。”
注'二'張晏曰:“農祥晨見而祭也。”
注'三'漢舊儀曰:“古時歲再祠靈星,*(靈星)*春秋*(之太)**'用少'*牢禮也。”
注'四'服虔、應劭曰:“十六人,即古之二羽也。”
注'五'古今注曰:“元和三年,初為郡國立*'社'*稷,及祠*(社)*靈星禮*(器)*也。”
縣邑常以乙未日祠先農於乙地,以丙戌日祠風伯於戌地,以己丑日祠雨師於醜地,用羊豕。
立春之日,皆青幡幘,迎春於東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東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則迎者拜之而還,弗祭。三時不迎。
論曰:臧文仲祀爰居,而孔子以為不知。漢書郊祀志著自秦以來迄於王莽,典祀或有未修,而爰居之類觽焉。世祖中興,蠲除非常,修復舊祀,方之前事邈殊矣。嘗聞儒言,三皇無文,結繩以治,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然猶未有金玉銀銅之器也。'一'自上皇以來,封泰山者,至周七十二代。封者,謂封土為壇,柴祭告天,代興成功也。
禮記所謂“因名山升中於天”者也。易姓則改封者,著一代之始,明不相襲也。
繼世之王巡狩,則修封以祭而已。自秦始皇、孝武帝封泰山,本由好僊信方士之言,造為石檢印封之事也。所聞如此。雖誠天道難可度知,然其大較猶有本要。天道質誠,約而不費者也。故牲*(有)**'用'*牘,器用陶匏,殆將無事於檢封之閒,而樂難攻之石也。'二'且唯封為改代,故曰岱宗。夏康、周宣,由廢復興,不聞改封。世祖欲因孝武故封,實繼祖宗之道也。而梁松固爭,以為必改。乃當夫既封之後,未有福,而松卒被誅死。雖罪由身,蓋亦誣神之咎也。
且帝王所以能大顯於後者,實在其德加於民,不聞其在封矣。'三'言天地者莫大於易,易無六宗在中之象。若信為天地四方所宗,是至大也。而比太社,又為失所,難以為誠矣!
注'一'臣昭曰:禹會髃臣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故已贄不同,圓方異等。周禮天地四方,璧、琮、琥、璋各有其玉,而云未有其器,斯亦何哉?
注'二'臣昭曰:玉貴五德,金存不朽。有告有文,何敗題刻。告厥成功,難可知者。
注'三'臣昭曰:功成道懋,天下被化,德敷世治,所以登封。封由德興,興封所以成德。昭告師天,遞以相感。若此論可通,非乎七十二矣。
贊曰:天地禋郊,宗廟享祀,鹹秩無文,山川具止。淫乃國紊,典惟皇紀。肇自盛敬,孰崖厥始?
校勘記
三一九三頁九行下公卿博士議郎按:盧文弨謂下當有“議”字。
三一九五頁七行名曰*(惟)**'堆'*俎按:盧校“惟”改“帷”,孫星衍校漢舊儀作“堆”,今據孫校改。
三一九五頁八行各配其左按:殿本“左”作“祖”。
三一九五頁九行復位*(而)*皇帝上堂盥據盧校刪。
三一九五頁一二行即更衣*(中)**'巾'*據孫校漢舊儀改。
三一九六頁三行公卿奏議世祖廟登歌八佾舞*(功)*名據盧校刪。
三一九六頁八行元命包曰緣天地之所雜樂為之文典按:盧文弨謂文有誤,案御覽五百六十六引雲“作樂者必反天下之始樂於己為本”。
三一九六頁八行文王之時按:盧雲“文”疑當作“武”。
三一九六頁九行*(樞)**'琁'*機鈐曰按:錢大昕謂“樞”當作“琁”。盧文弨謂當作“旋”,李善註文選東都賦引作“璇”。今依錢說改。
三一九六頁一一行依書文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