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吃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40第三十七章 天禧之亂,錦繡明嫣,我愛吃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是李厚,身邊親信就是總管太監,如今這兩人都追隨魏王跑路了,想來皇帝遺言不假,興許還真是該魏王即位的。

“其實誰當皇帝又有什麼分別呢,我只擔心若是因此而天下大亂,那就不好了。”沈琳一臉憂國憂民。

“所以魏王還是早日被剿滅的好。”謝玄之感嘆,先皇在這點上真是不夠英明,要是早早決斷了,定下太子,不就沒這麼多事了。

————————————————————————————————————————————————————————

不說沈琳謝玄之在家吐槽先皇一家子,且說魏王一路狂奔,十月底的時候終於到了蜀中。李厚做過鎮蜀大將軍,蜀中的軍事他熟得很,沒費什麼力氣就收服了川蜀,護著魏王進了成都。鎮蜀將軍顧名思義本就是為了防止蜀王坐大而特設的官職,權力不小,李厚在蜀中的時候就致力於培養自己的勢力了,現下蜀地大大小小的官員多是他的黨羽,一入蜀地,就等於是回了老巢,任誰也奈他不得了。

天禧元年十一月二十,在李厚的扶持下,魏王於成都稱帝。李厚仗著蜀道天險,阻隔了身後追兵,秦王多次調兵攻打不下,只得眼睜睜看著魏王稱帝,建立政權同他對峙。

第二年,秦王建年號長慶,是為長慶帝;遠在蜀中的魏王則改元天佑,是為天佑帝。至此,天下二分為天佑蜀燕和長慶北燕,兩國戰爭不斷,強盛一時的大燕因此而走向了分裂,沒落。

———————————————————————————————————————————————————————

天佑帝在蜀大搞建設的時候,長慶帝也沒有閒著,他是個愛記仇的性子,當上皇帝后立馬開始了清算<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曹妃當時為了給兒子打掩護,沒來得及逃跑,落在了長慶帝手裡,長慶帝直接以謀害先皇的罪名賜了她三尺白綾。曹家也沒逃掉,被誅了九族,而那些沒逃掉的魏王黨羽皆落得個抄家滅族的下場,牽連甚廣,燕京血流成河,搞得同魏王一系有牽扯的官員人人自危。這一舉措,徹底斷絕了某些想要投誠的魏王黨的退路,更是堅定了他們跟著蜀燕政權走到底的決心,蜀燕一時間士氣高漲。

而藩王們被迫留在了京城,輕易不得離京。長慶帝則派人接收了藩王們的地方勢力,原本的藩王屬地完全落入了朝廷手中。長慶帝以雷霆手段了削藩,使得北燕實力大增。

處理好內政,長慶帝於長慶元年春,調集二十萬大軍,開始了伐蜀之戰。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有著天府之國的稱號。這裡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絕對不是個好攻打的地方。李厚依仗著地勢天險,蜀地富饒,同北燕軍交戰數月,僵持不下。

然而上天沒有站在長慶帝這邊,這年春天潭州、永州、衡州、邵州大旱,四個月沒有降一滴雨,赤地千里。到了六月的時候這場旱災一點也沒有緩解的趨勢,反而漸漸擴張,向洪州、撫州等方向蔓延。農民顆粒無收,餓殍遍野,更可怕的是有瘟疫蔓延開來。

洞庭一帶本是魚米之鄉,如今糧倉出事,長慶帝自顧不暇,不得已被迫停止了伐蜀。

趁著北燕大旱,蜀燕得以休養生息,迅速的發展壯大,第二年更是趁機發兵佔了江陵、豫州,漸漸有了同北燕一爭天下之勢。彼時天佑帝年十五,年少未及親政。威武將軍李厚成為鎮國將軍,同時加封太尉,統領蜀燕兵馬,兼攬丞相之職,成為了蜀燕實際上的掌權人。

————————————————————————————————————————————————————————

皇位更迭,天下二分,這些權力之爭對平民百姓的影響遠及不上這場大旱來得真切。

散吏馳驅踏旱丘,沙塵泥土掩雙眸。

山中樹木減顏色,澗畔泉源絕細流。

處處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無收。

為了生存,流民不得不背井離鄉,遷徙他處。他們所到之處猶如蝗蟲過境,草根樹皮被一掃而空。時有流民搶掠百姓的事情發生。流民是可憐的也是危險的,人心惶惶之下,許多郡縣都採取了不準流民入城的政策。

史載:“長慶元年,洞庭大旱,水稻薄收,畝不及鬥。秋糧無收,桑麻未種。至次年,自春迄秋旱魔為虐,桑麻皆未交土。舊既沒,新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