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6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晌,搖了搖頭,沉聲道:“我不走,我無愧……”
衚衕口,人影晃動,有馬蹄聲漸遠。
“哈哈哈哈!”九阿哥的笑聲肆意,陰鬱了數日的心情,終於雨過天晴:“去,使人去告訴顧納那小子,盯著那邊,機靈點兒……”
第890章 年大將軍
李紱算是幸運的,因為他是文會試的副主考,不是武會試的。
這些憤怒的舉子,即便衝進了李宅大門,也沒有李家僕人們擔心的事情發生。
是啊,這些人尊奉孔孟之道,秉承著“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原則,並沒有人敢隨意動手。
但是一句句謾罵,一句句誅心之言,卻是入了李紱耳中。
李紱站在屋簷下的臺階上,沉著臉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平靜的看著因眾人的推搡倒的的大門。
這會兒功夫,順天府的差役已經到了。
為首的捕快,看見李紱身上的補服,小跑著上前行禮……
暢春園內,清溪書屋。
康熙坐在炕上,看著理藩院送來西蒙古各部請求賑濟的摺子,眉頭緊鎖。
這兩年,西北連年大旱,大批的牲畜死亡,不僅牧民餓肚子,就是有爵位的蒙古貴族,也有不少日子過得窘迫。
西蒙古連著回疆蒙古,必須得安撫。可是蒙古人就是狼,喂不飽要咬人,餵飽了也不安分,康熙怎麼樂意填這個無底洞。
再說,自打康熙五十二年以後,各地減免賦稅,朝廷也不寬裕。
康熙揉了揉額頭,吩咐魏珠,道:“使人將這摺子送到戶部四阿哥處。”
魏珠俯身接了摺子,應聲下去,才退到門口,便聽到有人道:“皇上,誠親王與雍親王求見!”
“宣!”康熙在屋子裡聽見,揚聲道。
這兩位手中捧著厚厚的文書,先後進門。
“磨堪完了?”康熙待他們行過禮,掃了眼他們拿進來的文書,開口問道。
“是,皇阿瑪,三月初六起,至昨日下午,今科中試之一百七十三人,接磨堪完畢。其中十二人文章俱劣,這十二應試舉人的原卷在此,還請皇阿瑪定奪。”三阿哥俯身回著,將拿來的答卷也雙手奉上。
康熙點點頭,道:“呈上!”
三阿哥上前幾步,將手中的答卷送到康熙手邊的桌子上。
不管這文章內容如何,單說這歪瓜裂棗的字型,就引得康熙皺眉。他拾起其中一卷,從頭看了,雖無犯忌之處,但是實算不得好。
他放下這卷子,隨意又拾起兩篇,沒有什麼毛病,八股做得平平,絲毫不出彩。他再翻翻下邊的,還有幾篇筆跡算是清晰,字型也能入目的,文章做得也將可。
“就查出這些,沒有其他問題?”康熙撂下卷子,問道。
“回皇阿瑪的話,按照規矩,每房兩名房官,需二人共同閱卷,商定取捨。這些磨堪中,兒臣等發現數卷只有一人印記的,不知是一人獨閱,還是二人同閱。”三阿哥躬身回道。
康熙神情稍緩,雖是派兩個皇子追查此事,但是像“科舉舞弊”這樣給朝廷臉面抹黑之事,自然還是沒有最好。
“剩下之事,就交給禮部。”康熙沉吟片刻,道。
三阿哥、四阿哥齊聲應了,康熙擺擺手,剛想叫他們跪安,就見魏珠進來,道:“啟稟皇上,大學士王掞遞牌子請見。”
不僅康熙聽了意外,連三阿哥、四阿哥都有些暗暗思量。
這王掞雖還掛著大學士的職,沒有致仕,但是已經年將八旬,許久不在御前聽差。今日前來,不知為何事,難道是聽到“舉子不穩”的訊息?
康熙開口傳召,少一時,就將王掞晃晃悠悠的隨著魏珠進來,對著炕的位置,就要跪下叩拜。
“趕緊扶了!”康熙顧惜老臣,忙對一旁侍立的三阿哥、四阿哥吩咐道。
兩人聽了,趕緊上前,將王掞扶住。
康熙又使魏珠給其看座,方道:“朕年前賜的人參,用了沒有?朕觀你氣色勉強,還當好生調理。”
王掞聞言,已經從凳子上起身伏的,哽咽道:“君恩深重,愧殺老臣矣!”
王掞早年曾為太子復立之事,與康熙君臣關係日漸生疏。
如今見他這樣激動,康熙還以為他為早年之事的緣故,擺擺手:“陳年往事,愛卿不必放在心上。朕不是昏君,曉得老愛卿心懷社稷,並無存私之心。愛卿好生調理,朕還等著你身子好了,回到御前,七十歲君、八十歲臣,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