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9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少君子倒在小人的攻訐下。若是你覺得受不了,還不若趕緊上折致仕,以免身受其禍,讓我們跟著糟心。”

曹頌羞愧不已,低著頭道:“是弟弟猖狂了,只想著在大哥的地盤上,又喝了幾盅酒,言語就放肆了……往後長了教訓,再也不敢……”

驛站,魏德房間。

見文傑提著大包小包回來,魏德目瞪口呆。

“都是世叔母預備的,這是給叔祖母的人參同靈芝,這是給嬸孃預備的首飾同料子,這是送叔叔的硯臺,送堂兄的兩盒湖筆,給兩位妹妹的荷包……”文傑小聲說著。

因族叔是先回來的,曹顒夫婦便吩咐他將這些見面禮拿回來。

不是他自專,沒有問過族叔之意就受了禮;而是身為晚輩,他只能聽吩咐,也沒有多嘴的餘地。

況且,他也曉得,曹顒夫婦準備得這麼妥當,還是因他的緣故;他要是推三阻四,倒顯得不知好歹。

魏德看著這些東西,半響方擺擺手,道:“知道了,不早了,你也早點安置去吧……”

等到文傑退下,魏德在炕上,卻是輾轉難眠。

自己真的那麼坦蕩麼?在聽說新總督便是與侄兒家有舊的曹顒,他沒有過竊喜與期望麼?

第1118章 秘折

曹頌還要去同李衛匯合,在總督府就停了半日,次日一早就踏上返程。

曹顒給他預備的是一萬兩銀票,省得他手上不夠開銷;初瑜這邊,則是一套鑲珍珠的頭面,一套寶石首飾,還有四塊上好的料子,這是給跟隨曹頌南下的紫蘭預備的,既充了年禮,也好給紫蘭撐撐門面。

靜惠孕期才三月,等到生產,再到嬰孩大些,能經得住長途跋涉,要一、兩年的功夫。這在之前,紫蘭作為總兵府女眷,少不得也要往來應酬。

除了給曹頌與紫蘭備下的東西,李衛夫婦也預備了一份,由吳茂帶人跟著曹頌同去,算是送李衛的程儀。

等到臘月初一這日,總督府升衙,曹顒見過了來輪班的大小官吏。

早在康熙朝時,只有皇上恩典的地方臣子,才有秘折專奏之權。

到了雍正朝,這個秘折專奏之權,好像也沒那麼值錢。

曹顒手上,就有兩個宮裡賜下的帶鎖的檀木盒子。只是之前還沒有秘情可陳奏,他便依例,每隔三日上一次請安摺子。

摺子裡,除了恭請聖安這些,就是他日常處理的政務見聞。

要說這一個月的成就,就是清點出各府縣可墾荒田畝、山蕩、窪地兩千五百六十三頃四十五畝又奇。按照常例,這些新開墾的荒田,多是就地發賣,賣地之資,三成收歸國庫,七成歸地方。

曹顒請旨,將這些新田歸入官田,由地方貧農耕種,所種植苞谷與番薯,用來充社倉,以備荒年。

如此一來,就損了直隸上下官員的利益。可曹顒並不擔心,因為他是直隸總督,是利益鏈中獲益最大的一個。在外人看來,是他舍了利益去謀求皇上恩寵。

其實,他是想著“開源”、“節流”二字。

不管是練兵,還是疏通河道,都是花銀子的差事,他要是湊不齊銀子,一切都是空談。

二千多頃新地,良田只佔兩、三成,剩下多為山蕩與窪地,加上官賣時貓膩多,並沒有換幾個銀子;留著充作官田,卻能供給幾處社倉。待到荒年,直接賑濟米糧,而不是銀子,官府少一份支出,百姓少一成盤剝。

至於官員損失的那部分收益,曹顒並不急,他既想要增加藩庫收入,往後還少不得同下邊的官員打交道。

也不會有不開眼的,這個時候來挑戰總督的威懾力。

今年,可是“耗羨歸公”的第一年,也是發放“養廉銀”的第一年。各州縣的“火耗”銀子,都統一入了藩庫。

直隸今年全省課稅銀二百八十萬兩有餘,“火耗”銀子十六萬餘兩。課銀已經使人押往京城,“火耗”銀則入了總督府下的藩庫。

這“養廉銀”的發放數額,同地方經濟相關,也同官員一年政績相關。知縣上頭,差額還不算大,根據所轄縣城繁簡不同,數百到一千不等。知州、知府以上,總督府吏評的不同,“養廉銀”從數百到數千,這裡面的差別就大了。

要是曹顒心黑,控制“養廉銀”的數額,“火耗”銀子最少能剩下一半。

可是沒必要為了八萬兩銀子,就將全省的官員都得罪了。

曹顒與蔣堅、宋厚、馮傳商議後,決定開春即推行曹顒先頭制定的“發展農業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