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丁,全憑一分忠君愛國之心;不顧自己安危,奔波防疫,令人佩服得緊。”
康熙點點頭,追問曹顒:“再沒有旁人了?”
曹顒腦子裡突然閃出德勝門前懸掛著的幾顆人頭,不假思索便開口道:“還有一人……”這話說一出口,他便覺得有些不對,這可不是自己能夠插口的!但是想起十三阿哥如今的落魄與蕭索,曹顒還是忍不住繼續說道:“其行雷霆手段,制住危局,使得這時疫遏制在京中。實是功在朝廷、功在社稷!”
曹顒一口氣說完,心裡舒坦不少。雖然想到接下來難免要受到幾句斥責,甚至是康熙的怒火,但是他並不後悔。在他心中,是極為欣賞十三阿哥這種不使權謀手段的義氣之人的,而這般能直抒胸臆,亦是許久沒有的快事。
“呵呵!”康熙並沒有如想像中的那般拉下臉來訓斥,反而笑出聲來:“這兩年,你從不肯多行一步、多說一句,朕還當你沒有銳氣,眼下聽你這般直言陳述。怎不知該贊你長進,還是斥責你多事!”
曹顒額頭微微滲出汗來,不知道這老爺子說得是字面上的意思,還是另有所指;一時吶吶的說不出話來。
康熙看出他的不安與為難,以為他是不放心十三阿哥,還要為十三阿哥求情;便擺了擺手,道:“十三阿哥之事,無需再多言。朕為皇父,自有思量!”說到這裡,他的語調越發鄭重:“你也不是外人,瞧著你與諸皇子親近,朕心亦感寬慰,但你要謹記本分,不可想著去黨附哪個阿哥,生出些其他心思!”
“黨附”兩字明晃晃的一出口,曹顒心裡已經有數,這老爺子如今被太子結黨之事刺激了,有些杯影蛇弓、疑神疑鬼了,自己可不能讓他對號入座,忙俯首道惶恐,又道自幼受父親教導,心中只有“忠君愛國”這四字,斷不會學那些不忠不義之徒,辜負聖恩。
這一番“忠心”表下來,曹顒自己也要吐了,效果卻是甚好。他偷偷看了眼康熙,臉上雖然說不出陰霾盡散,但是也依稀露出些笑模樣,好像很欣慰的意思。
不知為何,曹顒突然生出一種很是荒唐的想法,那就是“老小孩、小小孩”這樣的說法。康熙上了歲數,這言談行事與前兩年大有不同,是不是有點“老小孩”的意思?
只是尋常人家的老人,鬧鬧這“老小孩”的脾氣,自然有兒子孫子敬著順著,有老伴提點著。他身為九五之尊,不管是後宮妃嬪,還是皇子皇孫,都是他的臣民。就算其中,對他真心相待者不乏其人,又都是恭敬的多,親近的少。
“這是你第一次為了自己個開口求朕,朕就依你,全當你時疫功勞的賞賜!”康熙道。
曹顒如聞天籟,連忙謝恩。
康熙下了炕,走到書案前,拿起筆來,寫了兩個字,然後對曹顒道:“都說孩子大了,做父母親人的,不應再將他攏在羽翼下,應該讓他出去歷練歷練,方能成才。你自幼在家中,這兩年在京城也有朕看護,往後卻要多靠你自己了!你及冠時的字,朕早已經想好,這次你要去地方做長官,有了字在交際應酬上也方便一些!”說完,命魏珠將方才御筆親書的那捲軸遞給曹顒。
曹顒先是謝恩,而後雙手接過,雖然滿是好奇康熙到底給自己起了什麼字,但是因御前規矩,沒叫開啟,就只能忍著。
康熙擱下筆,又道:“吏部那邊的旨意朕已經下了,你安心準備赴任就是。”說到這裡,像是突然蒙生出些許好奇,問道:“朕問你,你可想過,到任後最先想做的是何事?”
曹顒頓時怔住,直到康熙的臉色越來越黑,方小聲的實話實說道:“臣想著,先請半個月假,帶郡主回江寧探望雙親!”
這答案卻是在康熙的意料之外,他原以為曹顒想要外任,又選了個與戶部對口的缺,自然是想要建功立業,有番大作為。沒想到,追根溯源,只是這麼個原由。
他搖了搖頭,心中隱隱生出些妒意來,意興闌珊的對曹顒道:“因天寒地凍的。朕還想著留你兩月,讓你開春再去赴任;既然你思鄉心切,那就交代交代手頭差事,先回江寧過年,年後再赴任去!”
除了謀到了想要的缺,這又多了探親假,實在是意外之喜。直到出了宮門,曹顒的臉上仍是滿滿的笑意。
曹顒心裡盤算著,今兒是十一月十五,戶部的差事倒好說,直接由傅顯功接手就好,一兩日就能夠完結。京城府中之事,因不是立時到任上,可以託付給莊先生與紫晶慢慢料理,自己帶初瑜先行一步,回江寧去,年後再在沂州匯合。剩下的,就是京城這幾處親戚朋友了。
因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