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急切,曹顒也沒心情往戶部去了,打發人去告假,自己快馬回府,想要這這個好訊息告訴給大家。
曹府,書房。
“成了?”莊先生端著杯子的手微微一抖,險些拿不穩,忙放到小几上,再次問道:“真成了?萬歲爺怎麼說?”
曹顒笑道:“說是全當時疫功勞的賞賜!還許我年後赴任,年前回江寧探親!”
莊先生臉上也滿是欣喜,摸著鬍子,笑著說:“這樣甚是妥當,顒兒要赴外任,下面沒人也不成,江寧大人那邊,或許能夠薦兩個妥當的幕僚來!”
曹顒搖頭道:“有先生在,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是眼下到年底也不過四十餘天,如今水路不同,陸路上顛簸了些,或許需要更多時日。這幾日,我便將京城之事完結,與初瑜先回江寧去!”
莊先生點了點頭:“早日上路也好,只是京城各處還要拜會到了,你終有回來之日,這些人情往來不能淡下來。再說,你既然要赴外任,需要他們在京城照拂的地方也多!”
曹顒知道莊先生說得在理,心裡將要去拜會辭行的人家挨個數了,頓時覺得頭疼,這樣下去說不得也需要十天半月。看來,只能一日跑幾個府邸,不留宴,大致打個照面罷了。
突然,他想起康熙賜下的字,因方才高興,塞在腰間還沒看,忙抽出來開啟。
“‘孚若’,這兩字出自《易經》‘而不薦,有孚顒若’。呵呵,看來萬歲爺對顒兒還是卻是恩寵不凡。本朝世家子弟,父子兩代,或者祖孫三代同朝為官者不乏其人,像顒兒這般,讓萬歲爺這般照顧的又能有幾人?”莊先生看著眼下的御筆手書,笑著說。
曹顒卻是有些哭笑不得,來這世上十年,其中九年在讀書,這《易經》也是通讀過的,“而不薦,有孚顒若”並不算是好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對於祭祀這類的大事,雖然表現出虔誠,但只洗手而不上貢;對於那些信守承諾的人與事,好像很是仰慕,但是卻不去學著去做。不過,若是反過來講,也有處事謹慎,不盲目跟風、人云亦云之意。
不過多了字,曹顒還是心裡有些怪怪的,時下人們應酬稱呼都是稱字,以後他就是“孚若兄”或者“孚若”弟、或“孚若賢侄”什麼的。
接下來的幾日,曹顒忙得馬不停蹄,除了交代戶部的差事,就是拜會親戚朋友辭行。平郡王府、淳郡王府、覺羅家、兆佳家、完顏家、寧春家、馬侍郎家、孫家這些自不必說,還有雍親王府、十三府,輔國公鄂飛府,姑父富察家。當初在侍衛營的長官同僚與戶部的長官同僚,也要拜會幾家。
對於曹顒將要外放之事,各府反應不一,像七阿哥與平郡王,因先前就聽曹顒提起,雖然並不反對,但是也沒想到這麼快。七阿哥原主要是捨不得女兒遠嫁,才挑了在京的曹顒,原還指望他們在京多待些時日,誰知道曹顒這麼快就外放了,他多少有些失算之感,但總的來說對這女婿是十分滿意的,而且這外放亦是恩從上出,所以他也沒有更多的彆扭,只再三囑咐了注意些個。
弘曙兄弟幾個因早年就和初瑜感情極好,後又和曹顒、曹頌十分親近,這聽說了曹顒外放,也皆是戀戀不捨,往曹府跑得越發勤快。
平郡王府這邊,訥爾蘇是贊成曹顒出京的,一來省得在京裡束手束腳,再來,他的政治嗅覺也是極為靈敏的,對即將到來的動盪並非一點兒察覺都沒有,這會兒內弟出京未嘗不是一種福氣。
倒是平王福晉曹佳氏,本來還捨不得兄弟外放,聽說兄弟與弟媳婦要先回江寧探親,立時準備給父母的年禮,便又想著催促他們早日離京,也好在父母身邊多待些時日。大阿哥福彭已經四歲,開始拿著小弓箭玩了;四阿哥福秀也兩歲多了,滿地亂跑,她做了人家母親,更加知道父母恩,極希望兄弟能代自己多多盡孝的。
寶雅上個月被指婚給太后的孃家科爾沁部的一個郡王,明年要出嫁。如今輕易不出來見人了,與曹顒熟了的,沒那些多避諱,到嫂子這邊坐上一坐。雖然還是像過去那樣帶著笑,但是或是年歲大了的緣故,不再唧唧喳喳的,有點貴女典範了。
倒底是姊妹,曹頤的反應與平王福晉差不多,雖是捨不得哥哥嫂子,但是更為他們回鄉探親高興。準備了不少給江寧府裡眾人的年禮,雖然不如平王府那邊豐厚,但也是費了不少心力籌備的,其中孝心一般無二。
第八卷 青雲路
第194章 驛站
直隸,順天府,武清驛站。
驛丞張富安就著花生米,還有半碗燒鴨子,喝著小酒。這眼看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