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部分,道果,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有很多紳士和大地主家。最少也要收上七成八成,只給佃農留下兩三成的口糧。
這一方面是因為這個世界的人,沒有按勞分配的概念。另一方面,則是收上去的糧租裡面,有一部分要作為賦稅,上繳給朝廷,為了分攤和彌補這部分損失,賦稅的部分,自然會被轉嫁到種地的農民身上。
而且,邱言這一路北來,也曾見過卸磨殺驢的,那可是一丁點都不留下,逼得佃農家破人亡,反正對握有土地的人來說,怎麼都不愁沒人耕種,就算逼死今年的佃農,來年還是有人搶著來做。
“這個時代,確實有許多東西值得去做,不過,我現在只是一名舉子,只能體驗人道,而且神道方面也沒徹底穩定下來,暫時還不能下手……”
在邱言思索之時,那鄭先生帶著兩人走進了書院圍子。
一進其中,邱言這才察覺到盤踞其中的文思之氣,和理宗書院不同,這春秋書院的文思,顯得更加內斂、厚重。
沿途,分佈著一間間如農家屋舍般的房屋,邱言從裡面捕捉到了一點歷史氣息。
有的屋子裡正傳出朗朗書聲,也有的屋門前,有三兩學子席地而坐,或讀書,或交談,甚至還有人在屋前整理了一下片菜園,正在灑水施肥。
“和理宗書院比起來,這裡的氣氛要輕鬆許多,多了一絲從容。”
邱言開始在心裡比較起兩座書院的異同。
旁邊,馬守還在說著,介紹著春秋書院利用周圍土地,試驗井田制的事情,這春秋書院傳聞是太史公的傳承,自然偏重史家,崇尚上古的三代之治,推崇井田,既然有自己的土地,當然會以此試驗。
“看來,這春秋書院雖然現在的名聲不如理宗,但心也不小,如今試驗井田,肯定是想日後推行天下。”
邱言正想著,就聽馬守話鋒一轉,談到了朝廷即將出臺的新法——
“耕者有其田才是正道,井田為本,可保永固,可惜很多人看不透這點,如今,朝廷即將布行常平法,以常平倉、廣惠倉的錢穀作本,貸放給農人,到期則以銀錢償還,再徵以利息,這豈不是本末倒置,與民爭利了。”
馬守一邊說,還一邊搖頭:“那位黑麵相公太過想當然了,他以為制定法規,世事就能如願,卻不知施行時多有掣肘,而且挪用常平光廣惠倉,不為急務……”
隨後,這馬守數落了不少新法的不是,看似抱怨,但落在邱言耳中,他卻若有所思。
“馬守這是在試探我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