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8部分,道果,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你們中有的人比我要熟悉的多,那不妨說些別的,邱某之學,在乎‘知行’兩字,那就從這行來說起,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那便聊一聊那草原上的一些見聞……”
聽邱言這麼說,有種平易近人的味道,安撫人心,令在場學子心中憋著的一口氣,為之一鬆。
要知道,這講學可不是什麼人都能講的,至少也要凝聚文心,似邱言這樣念合秩序的宗師開講,在禮儀上,是不能有半點差錯的,自然要緊繃心絃,難擴音著心、吊著念。
相對的,講學的大儒宗師,也都是正襟危坐,就算不言必稱上古,說出來的話,必然也嚴肅莊重,以典籍經義起頭。
如邱言這樣,頗為罕見,讓聽講之人心中壓力稍減,只是那見聞之說,在眾人看來,無疑與學問、知識無關,很多人不由露出失望之色,覺得邱言是想要敷衍兩日,不會拿出真材實料。
“說得好聽,還不是不願意把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讓我們學到,看來這邱言也是見面不如聞名,生恐旁人學了自己的東西,反過去搶了他的風頭。”
之前大放厥詞的胡業,暗自撇了撇嘴,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心中嘀咕著。
隔著幾張桌子,剛才和他據理力爭的張順,則皺起眉頭,掩飾不住眼中失望之色,但旋即振奮精神,凝氣息神。
“來都來了,總不能什麼都不聽,提前離開又很失禮,不如聽一聽這邱修撰的見聞,他在草原上有那等戰績,說不定能學到一點軍略。”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重新沉下心來,又生期待。
市面上與兵法有關的書籍最是難尋,如果能從邱言的隻言片語中有所收穫,也算不枉此行。
不過,像他這樣想的人畢竟少數,大部分的學子都生出異色,以富貴之家出身的為多,他們自詡見多識廣,從小就有名師教授,什麼樣的見聞不知?又何必要聽邱言來說?
相比之下,倒是寒門士子更為平靜,能來到這裡的都是勤奮好學之人,因為資源稀少,任何機會都不放過,但也不是次次都有收穫,早就習慣了,也是因為常常要做無用功,所以他們的效率,比那富貴人家的儒生低很多,成才機率相對較小。
除此之外,也有人從始至終神色不變,全神貫注的看著、聽著,正是那小廝,他的表情,也被有心人看在眼中。
“老四,華舍果然還是來了,我就說嘛,這府上好學的人,不只你一個人。”院落角落,孟挺對孟威說道。
孟威笑道:“二哥說笑了,華舍這小子的事我也很清楚,他是被逼無奈才入府,為的是給他妹妹一個容身之地,聽說他家從前也是書香門第,是遭了災,才從河北道逃難過來的,現在依舊好學,所以每日才會去那刻書館幫忙,藉機讀書背誦,可謂刻苦。”
二人顯是對那小廝的事情知之甚詳,但說著說著,孟威話鋒一轉:“行了,先不說這些了,這等事情何時都能談論,可修撰講學未必還能碰上,修撰就該開講了,機會難得,不能錯過。”
“哦?你竟這般迫不及待,”孟挺露出疑惑之色,“不過是草原見聞,咱們隨車隊北上的時候,看的還少麼?就算是邱先生親自開講,可畢竟不是典籍經義,能學到的是風俗人情吧,在學問上未必能有長進。”
“你太過先入為主了,”孟威搖了搖頭,“我在路上曾多次向修撰請教,你以為修撰指點我的都是經義典籍不成?”
“難道說……”孟挺微微一愣,隨後心神跳動,卻是邱言正式開講,其人所說話語,隨風而至,描述的是從中原穿過邊塞,抵達草原時候的情形。
在邱言平實話語的描述中,有股引人入勝的力量,讓正在交談的孟挺和孟威,不自覺的就停下話頭,被邱言話中描述吸引了過去。
當然,不光是他們兩人,坐在院中的眾多學子更是第一時間就沉浸進去,隨著邱言的話語,跨越時空的距離,體驗著草原上的腥風血雨,一種名為混亂的景象,在他的心頭醞釀出來。
中原沃土、草原廣闊,被邊塞隔開,一邊秩序井然,一邊適者生存。
在描述的同時,邱言偶爾會兩相對比,再引據輔之,立時就把整個事情的核心給鮮明的突出出來。
“……草原人的習俗,有些地方頗有深意,這逐水草而居,本不是簡單的事,每次遷徙,都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出現,就如同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便要陷入苦惱,這個時候,就須得做出抉擇。”
時間流逝,上午的時間,就在邱言的描述中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