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劍飛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部分,清朝三百年豔史演義,浪劍飛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進去了。大眾討了這場沒趣,誰也不來同他交際,只有赴署入直,出去一趟。
這日是同年陳太史寶瑩開弔,去吃了頓午飯,回到上房,夫人在那裡悲啼。探花摸不著頭腦,問了一句。夫人道:“總怪我治家不嚴,害你擔這帷薄不修的醜名。我想妹妹能夠服侍你,幫助我,我一片好心待他。不料他舊性不改,竟與家人幹這沒廉恥的事。今朝家人從他房門裡衝出來,剛剛被我撞見。我氣得索索只是抖,本是想攆出家人,保全他體面的,他不但不肯認錯,還說許多不尷不尬的話。我把他們倆拿你片子,送到坊裡去了。你看怎樣辦呢?”
探花料定裡面是有詭計,說:“他這樣賤,留在京裡做什麼?叫坊裡遞解罷。我去交代坊官一聲,才靠得住。你也不用悲傷了。”
探花趕到坊裡,見了姨太太,才知道家人得了夫人十兩銀子,教他做這圈套的。探花囑咐姨太太仍回蘇州,住在老僕家裡,他不論得學差試差,總來安置他。家人也放了,姨太太也走了。夫人得了姨太太全份衣飾,算是賠價這十兩頭。大眾都說吳探花逐豔,卻不知內中有這種委曲呢。
吳探花在夫人面前銷了差,預備次早送陳太史靈柩回南。
同鄉同年,都替陳太史家屬告幫,攢湊了四五百兩銀子。乘火車出京,到天津再換輪船。他只有一位夫人,一位如夫人,縞袂扶棺,間關歸葬,卻是不容易的事。
這陳太史號叫琇民,別字遼東一鶴,原籍江蘇金匱。十一歲隨宦在京,十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