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部分,神箭傳說,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一般,不知道說什麼好。思慮半晌,才正色問道:“不知交州那邊,大將軍有何打算。”楊誠的信他早已收到,趁此機會,他當然要替楊誠問個明白。
“楊誠那小子忍不住了吧。”章盛笑著說道。
劉虎微微搖頭,皺眉說道:“那倒不是。誠哥只是怕荊州任由現在這樣下去,到時恐怕難以收拾。末將實在疑惑,大將軍當初為何力挺長沙王呢?”長沙王的無所作為,劉虎也從楊誠那裡聽到不少。若是當初章盛不召回章明忠,荊州現在也不至於到如此地步,莫要說楊誠,連劉虎也驚訝章盛怎麼會有眼拙之時。
章盛微微嘆了口氣:“長沙王只是想明哲保身而已,連我也是意料不及。”
“什麼!”劉虎驚訝不已,這樣還算明哲保身,就連他的封地也快被亂民波及了。連封地都保不住,他還能保得住自己嗎?
“不用奇怪。”章盛緩緩說道:“你可知道為何我大陳一直不允許皇族掌握兵權,就連封地的事務,也不能插手嗎?”
劉虎搖了搖頭,一臉疑惑。對於這個規定,他多少也有些耳聞,心中也多有不解。皇帝對親族的防範,遠勝於朝臣,現在反而被朝臣掌控朝政,這豈不可笑?
“前事之師,後事不忘。你可知道,前朝是如何敗亡的嗎?”章盛沉聲說道。
劉虎微微一愣,正色說道:“前朝君主昏庸無能,重用妖人公孫書,使得民不聊生,我朝太祖才起兵反抗,建立大陳。”這些皆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劉虎當然知道。
“公孫書學究天人,哪裡是什麼妖人。”章盛似乎微有些憤怒,隨即察覺到劉虎驚訝的望著自己,笑了笑搖頭說道:“前朝之強盛遠勝我大陳,連當時的匈奴也年年朝貢,不敢絲毫進犯。這一切均得益於公孫書之才。數百年來,也僅有公孫書為國師那二十年才有如此盛況。”
“那怎麼會?”劉虎不解的問道。匈奴之害從大陳立國一直延續到數年前,在章盛之前大陳幾乎都沒有還手之力,前朝竟然能讓匈奴年年朝貢,對劉虎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十五王亂,這才是前朝滅亡地真正原因。”章盛略有些沉痛的說道:“前朝與大陳截然相反,州剌史毫無權力,每一州均由皇親把持,權力盡歸王府。本以為血脈相承。可以守望相助,以保萬世之基。哪知番王強大,雖可以保住皇權不被外人所奪,但遇上無才的君,卻是大亂之始。那些番王妒忌公孫書權力太大,所以起兵相抗,公孫書內外受疑,一怒而走。不過番王卻並不罷休,十五王混戰七年,禍及整個中原。前朝的基業頓時為之一空。”
“原來是這樣。”劉虎皺眉說道:“不過現在卻未免太過了,皇族勢力太過削弱,反而惹得朝臣心懷異志。”
—
“天下事,有利便有弊,無可逃避。”章盛淡淡的說道。
“那大將軍準備何是給誠哥荊州呢?”劉虎看著章盛問道。楊誠是他唯一可以放心依靠的人。他當然希望楊誠地實力能進一步壯大。荊襄離長安極近。一旦有變,他可以迅速得到楊誠的支援。再不濟也可以退入荊州相避。長安不比草原,一旦有變,他現在幾乎是毫無退路。
章盛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我已主意,你用不著擔心你的好兄弟。”
見章盛如此說,劉虎自不好再提,當下隨口問道:“好像很久沒見到公孫先生了?”
“是啊。”章盛悵然嘆道,眼神微有些異樣。
張識文坐在楊誠面前,侃侃而談。
楊誠所交給他的那件大事,便是讓他徹底巡查一次交州,找出交州目前存在的問題。這既是對張識文的考驗,同時楊誠自己也想知道還有哪些自己看不到的問題。
“交州現在有三大患。”張識文正色說道:“其一,商會壟斷,百姓趨利,長此以往,將無可用之糧。”帶著自己親自招募的幾名隨從,張識文這一個月來幾乎跑遍了交州的每一個郡縣。幸好楊誠一回到交州便大肆修路,再加上商會從西域購回地良馬,才讓他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裡走遍交州。
“哦?說來看看。”楊誠饒有興趣的說道。
“以識文沿途所見,雖然今年交州新增良田無數,但糧食產量恐怕還要低於去年。何也?商會貿易日盛,大肆鼓勵種植桑麻。交州糧賤,一畝地用於種桑養蠶的收入,可值四畝種糧之地。商會、百姓見其中之利,當然蜂湧趨之。如此一來,種糧食的必會越來越少,交州的存糧滿倉之日將不復存矣。”張識文皺眉說道。
楊誠聞言略有些驚訝,葉鋒他們發動百姓種桑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