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部分,神箭傳說,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及商會所需的其他商品的是他也知道,並且還讓各級官府發文鼓勵。商會所獲得的利潤越來越多,他卻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張識文點了點頭,略有些氣憤地說道:“誠哥可知,二十天前,商會便已停止向荊州發售糧食。”
“我已讓他們儘量籌措了啊?”楊誠疑惑的問道。早在張識文來之前,吳老六等人就向他提過,說是糧食需求極大,以交州的存糧,根本無法填滿荊州的缺口。楊誠也知道以交州之力根本無法養活荊州,當下也只是讓他們儘量供給最需要的百姓,出於對他們地信任,事後當然也沒有再過問。
張識文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商人逐利,這是其本性,本也無可厚非。一則荊州去年本就歉收,再加上官府盤剝,百姓所需實在太大;二則誠哥不僅讓商會以極低地價格售給荊州百姓,而且還允
賖欠。很多售到荊州的糧食,甚至比在交州收購地還在糧食貿易上的虧空越來越大,甚至要用整個商會近三成地利潤來填補這個虧空。這樣地虧本生意。做一次兩次或許還沒什麼,但長久做下去,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的。”
“嗯。”楊誠沉吟道:“不過現在不能停啊,現在剛剛播下種子,若是停止糧食援助,百姓如何熬到收穫之時。”
“我知道誠哥心懷百姓。不過若不妥善解決,莫要說支援荊州,就連我們自己也次陷入糧食無濟之困。”張識文正色說道,眼神中略有些擔憂。
“不至於吧。”楊誠驚訝的說道。就在他去西域之前,葉浩天還向他報怨,說交州餘糧太多,修糧倉讓他花費了大筆銀子。這轉眼還不到一年,怎麼就連交州自己的供應都不足了呢。
張識文重重的點了點頭,肯定地說道:“我絕不是危言聳聽。一者這幾月來。交州向荊州輸入的糧食,就佔存糧的四成之多;二者自從開禁安置難民,近五十萬人湧入交州,官府均是免費供應糧食到其所墾之地可自給,其中所費又佔了近四成;三者前幾年交州為減少糧倉的壓力,大肆鼓勵百姓釀酒,隨著商會的活動日漸增加,更多的百姓將自己的存糧用於釀酒。僅此三者,便已將交州數年的存糧消耗九成有餘。至於向珠崖郡和山支援的糧食,還不計算在其中。”
楊誠地臉色也漸漸沉重起來。自從坐鎮交州之後,他還首次遇到缺糧這個問題。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長年居於軍中,自然知道糧草的重要性。張識文的每一句都讓他無法輕鬆,而且這些都是他親自點頭同意的。在他的印象裡。只有糧食多得發愁的交州,哪會想到交州的糧食也有用盡之時。
“必須制止商會繼續鼓勵百姓棄種糧食。頒佈禁酒令,以開源節流。而荊州那邊,還得從長計議。”張識文鄭重的提議道。
“這……”楊誠微有沉吟。整個交州的軍餉、官餉及其他開支幾乎都靠商會的利潤支援著。再加上伴著府庫地充實,他在各方面的投入都大大增加,一旦商會的收益減少,後果不堪設想。但若出現缺糧,後果同樣嚴重無比,荊州他從內心上又不願不顧,前幾日他會見幾名說書人時,還信誓旦旦的表示要讓荊州今年不荒一塊地呢。一時間,他陷入兩難之中。
見楊誠遲疑不決,張識文沉聲說道:“誠哥不可再猶豫,現在離第一季水稻收穫之時尚有四月之久,若不能保證交州有足夠的糧食,不僅將自陷困頓,一旦荊州有變,我們也會處處受到制肘。”
“識文可有他法?前兩條我倒可設法,不過若此時棄荊州不顧,我實在於心不忍。”楊誠嘆氣說道。
張識文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若是如此,便只能從其他州縣購糧。”
“購糧……”楊誠微微沉吟。就算不看張識文那極不情願地表情,他也知道其中的難度。如此大規模地購糧,足以將交州剛剛轉好的財政狀況拖垮。而且就算將整個交州的財力全部投進去,恐怕仍然填不滿荊州這個大口子。更何況自從開禁以來,湧向交州地百姓一直沒有停過,誰能保證在這四個月中,不會再有一個五十萬人湧來呢?到時這麼多張嘴,還得想辦法填滿,交州糧食的缺口,只會越來越大,以交州之力,根本無法承受。
張識文站起揖手施禮,沉重的說道:“誠哥心懷百姓,識文怎不佩服崇敬。只是現在的情況,我們必須先求自保,以圖發展。否則,交州數年之功,便會一朝而毀。不僅荊州不能再顧,連難民之禁,也得……”
楊誠握了握拳頭,只覺得手心都是汗水。這是一個艱難而痛苦的決定,他似乎看到無數飢餓的百姓向他湧來,他卻什麼也做不了。戰場上他可以毫不猶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