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8章 編劇靈感,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是由於他無法控制的強迫症,所以他不僅難以伺候,更加難以相處,他似乎有一種能力——輕易惹怒周遭任何一個人的能力,但同時也因為這些強迫症而鬧出了不少讓人無可奈何的笑話——身不由己的情況。
在旁人看來,他就是一個超級難伺候的怪人,而且惹人厭煩,幾乎可以輕易地讓任何一個人在見到他的三分鐘之內對他深惡痛絕。但事實上,這也是他無法控制的,偶爾他對自己也痛恨不已,但卻依舊沒有辦法改變這些習慣。
正是因為周圍的人都無法理解、也不願理解他,所以他逐漸開始和人群疏離,變得越來越孤僻,孤僻之後,又越發不知道應該如何和人打交道……如此一來,形成了沒有辦法解釦的惡性迴圈,於是他就變得越來越孤單,也越來越麻煩,即使他總是在說服自己,“讓我自己一個人,我獨自生活更加方便,也更加幸福。”他總是微笑著面對生活,但內心的真實想法卻沒有人能夠窺見。
雖然在遙遠的未來,以這種討人厭的個性當主角的作品著實不少,電視劇“生活大爆炸”都是其中典範,收穫了大批影迷;但其實此型別的作品依舊不能算多,更不要說在1997年的現在了。
一方面是用一個討人厭的傢伙做主角,讓觀眾很難有代入感;一方面也是因為現在社會情況下,人們對強迫症、妄想症等精神疾病的認識依舊不夠全面、深入。
人們總是習慣性地用自己的立場去排斥、拒絕、討厭甚至是責備這樣的人。所以,這對劇本的深厚底蘊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想要把這樣一個討厭的個性講述的讓人接受,甚至是討喜,這絕對是幾乎不可能的挑戰。不僅要求編劇能夠把主角的個性講清楚,卻又不能太過刻意、太過煽情;同時還要求編劇把故事情節融會貫通,將主角內心的脆弱巧妙地與故事結合起來,真正讓故事的主題得到昇華,而不僅僅是“粗俗喜劇”。
這對於雨果來說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因為他目前為止的編劇作品僅僅只有一部“日出之前”——他從來不把“肖申克的救贖”的提名當真,雨果對於劇本故事的框架構建、細節潤色、節奏控制等方面都有太多不足,所以對於雨果來說,掌握這樣一個劇本,其實是十分困難的。
本來以討人厭的男人作為主角就是一個艱鉅的挑戰了,而且雨果還想要寫幾乎是編劇黑洞的喜劇——逗人發笑永遠比引人熱淚困難,更重要的是雨果還希望以恩斯特為原型,講述一個真實而不誇張的故事,他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故事真正地講述一點什麼,一點有實際意義的東西。這幾乎就等於是給自己找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大麻煩。
那麼,這個劇本雨果到底想要講述什麼呢?討人厭男主角的寂寞內心呢?這聽起來著實像是哥倫比亞狗血肥皂劇的故事設定。
也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偏執,一直在試圖追求著完美,但是在這條道路上,卻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來自生活也來自命運,每一個人都沒有批判別人的資格,因為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一樣的,追求著完美,卻導致了那無法彌補的缺陷。所以,每一個人也都是孤獨的,因為沒有人可以理解可以傾訴的孤獨,即使是最詭異的討厭鬼,他也在期待著有一天能夠有人包容他的怪癖和他的偏執,在他的身邊陪伴著他觀看夕陽的壯麗。
也許,我們不是不願意改變,只是還沒有遇到一個足以包容自己、足以讓自己改變的那個人。所以,我們依舊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完美,不是自己的完美,而是讓自己變得完美的另一半。
“你讓我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男人。”
樓梯盡頭的恩斯特再次邁開了步伐,獨自一個人,孤寂的背影一點一點消失在那一片黑暗的視線盡頭,雨果依舊只是靜靜地站在原地,抬起頭看著二樓那個熟悉的位置,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那盞燈緩緩亮起來,那朦朧的光暈驅散了黑暗,宛若在漆黑夜幕之中的一隻螢火蟲,試圖用微弱的光芒去點亮世界,但力量卻實在是太過渺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