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2章 振聾發聵,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需要大腦不斷地解碼、記憶、呼應、總結,是一個典型的思維過程,沙摩塞正是秉承了這種邏輯的、縝密的、深刻的思考方式,善於發現細節,並以線索進行邏輯推理,沉著謹慎地展開破案。

電視是光影和聲音的組合物,觀看電視時不需要動腦子,人們很容易就可以理解電視上的通俗語言和生動畫面,這也造就了米爾斯狂躁、衝動、易怒、油腔滑調、滿嘴髒話的個性,破案時也就是對著現場圖片翻來覆去,即使沙摩塞給了他相關書籍資料,他也毫無耐心。

兇手則秉承了這兩種優點,他沉著冷靜,但同時又不缺乏靈活應變;他構思精細,但同時又不缺乏恢弘大局觀;他保持了古典主義的經典和復古,但同時又吸收了新生代文化知識的先進和創新。於是,七宗罪的殉道方式就誕生了;於是,兇手就將沙摩塞和米爾斯玩弄於股掌之間。

正是這種隱約的矛盾和糾纏,也使得電影更加曖。昧不清,意義也更加深遠。

在電影之中,米爾斯和沙摩塞才是審判者,而兇手則是滿手血腥的被審判者。但事實上,兇手儒雅沉靜的外表、穩重從容的話語,卻讓米爾斯血氣方剛、誇張肆意的表現和沙摩塞死氣沉沉、猶豫不決的態度顯得蒼白無比,彷佛兇手才應該是全知全能、平靜溫和的上帝,而沙摩塞和米爾斯才是愚昧無知、坐井觀天的人類。

觀眾就好像沙摩塞一般,很難對代表正義的米爾斯表示贊同,也很難對代表邪惡的兇手予以斥責,這種遊走在模糊界限的躊躇和猶豫,讓審判者和被審判者的角色模糊不清,恍惚之間,彷佛兇手才是羈押者,而沙摩塞和米爾斯才是罪犯,由上帝擺渡人類前往贖罪的彼岸。

這也是‘七宗罪’帶給所有觀眾的最大疑問和反思!

電影中的城市,灰暗、潮溼、骯髒、混亂,接連不斷的命案,冷漠匆忙的居民,冰冷刺骨的天氣,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整部電影都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墮落,有罪之人必然會遭受到懲罰。社會的發展越來越理性、越來越物化,但同時也成為了人們束縛自己的枷鎖,金錢和商業價值成為了衡量一切價值的手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利益牽扯而變得日益冷漠。而‘娛樂至死’的態度更是將這一切推向了巔峰,於是正義不再正義、道德不再道德、邪惡不再邪惡、兇殘不再兇殘,只有冷漠還是冷漠。

故事裡以七宗罪串聯起來,七名受害者構成了七宗罪,成為了警醒世人的鐘聲。但在故事之中,卻有一個明顯的‘敗筆’,憤怒的代表在故事的最後還是活了下來,這是不是意味著兇手的謀劃失敗了呢?我曾經一度懷疑這是編劇的漏洞和敗筆,但等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之後,這才恍然大悟,憤怒的存活這才是電影最發人深省的點睛之筆。

憤怒,這種情緒本身的存在就是在提醒著因為冷漠而麻木的人們,他們需要對這個社會憤怒,他們需要對金錢至上、娛樂至死的社會憤怒,他們需要對這個已經失去活力失去正義的社會憤怒。所以,最後留下來的是憤怒。

而憤怒代表的身份更是對整個故事、整個社會最大的嘲諷,當憤怒在故事最後徹底爆發出來時,他用行動證明了兇手信念的正確性,他被自己的情緒推上了祭臺,他所有的信念和堅持都被摧毀,所以當憤怒爆發完畢之後,憤怒雙目空洞、形似枯槁地猶如行屍走肉一般,因為他所追求的信念被自己的行動所粉碎,並且同時證明了自己一直牴觸的信念,還成就了自己蔑視物件的殉道,於是他的人生意義就此被毀掉了。這就是‘無法瞭解’和‘無法否認’的含義所在。

憤怒的存活,這才是因七宗罪而被審判的七個人裡,最悲慘最深刻最可怕的瞬間。

這是一部充滿了絕望的作品,從故事的第一秒開始,陰鬱而灰暗的色調就奠定了絕望的基礎,它向人們展示了世界的罪惡和冷漠,但卻沒有告訴人們怎麼避免這種境況的惡化。兇手用最為極端最為殘忍最為血腥的方式與社會進行了對抗、完成了殉道,但卻留給了所有人一個最大的難題:他們應該怎麼做?

電影沒有給出答案,但卻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不能束手就擒,他們需要反抗,雖然他們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反抗。

可以說,故事裡的每一個角色設定都是有深刻含義的,而每一個角色最終的走勢也是有深刻含義的,代表了每一個局外人的沙摩塞最終看著眼前的悲劇一言不發,只是低聲呢喃到,‘這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們為之奮鬥。我只相信後半句。’那深遠的反思和迴響,在每一名觀眾、每一個局外人的心底悄然響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赤姓男友

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