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吾國與吾民,不受約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南東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以及安徽北部。如果我們以隴海鐵路的某一點為中心畫一個方圓若干裡的圓圈,並不是沒有可能,圈內就是那些帝王們的出生地。漢朝的創業帝王來自徐州的沛縣,晉室始祖來自河南,宋室來自河北南部的涿縣①,明太祖朱洪武則來自安徽鳳陽。
『①涿縣,現在河北中北部。』
今天,除了蔣介石是浙江人,其家族譜系仍然待考以外,大部分將軍們是從河北、山東、安徽、河南來的,仍然是隴海線周圍。山東出了吳佩孚、張宗昌、孫傳芳、盧永祥;河北出了齊燮元、李景琳、張之江、鹿鍾麟;河南出了袁世凱;安徽出了馮玉祥、段祺瑞。江蘇沒有產生偉大的將軍,卻出了一些出色的旅館茶房。半個世紀之前,華中的湖南出了曾國藩,是個例外,卻也恰好證明規則的正確②:儘管曾國藩是一流的學者與將軍,但因為他生在長江以南,吃稻米而不是吃麵條長大,所以他命裡註定只能是一個顯貴的大臣,而不可能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這後一項工作需要北方人的粗獷與豪放,需要一點真正可愛的流浪漢性格,需要愛好戰爭和混亂的天才——對費厄潑賴,對學問及儒家倫理都嗤之以鼻,直到自己穩穩地坐在龍位之上,再將儒家的君主主義撿起來,這是個極有用的東西。
『②英語有一格言云:有規則就有例外。』
粗獷豪放的北方,溫柔和婉的南方,這些區別在他們各自的語言、音樂和詩歌中都能看到。我們來對比一下陝西樂曲與蘇州樂曲的差異。陝西樂曲用一種木板控制速度,聲調鏗鏘,音節高昂而響亮,有如瑞士山歌,使人聯想到呼號的風聲,似在高山上,似在曠野裡,又似風吹沙丘。另一方面,蘇州樂曲的低聲吟唱,介乎於嘆息與鼾聲之間,喉音和鼻音很重,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一個精疲力竭的氣喘病人,那習慣性的嘆息和呻吟已經變成了有節奏的顫抖。在語言上,我們聽到的是北京話宏亮、清晰的節奏,輕重交替,非常悅耳;而蘇州婦女則輕柔、甜蜜地嘮嘮叨叨,用一種圓唇母音,婉轉的聲調,其強調的力量並不在很大的爆破音,而在句尾拖長了的,有些細微差別的音節。
曾經有一段故事講一位北方軍官,在檢閱一隊蘇州籍計程車兵。他用洪亮的聲音喊:“開步——走!”但是,士兵們沒有挪動腳步。一位在蘇州住過很長時間、知道奧妙的連長請求用他的辦法來下命令。長官允許了。於是他沒有用通常洪亮清晰的聲音喊:“開步——走”,而是用真正婉轉誘人的蘇州腔喊道:“開——步——走——噯——”嗨,你瞧!蘇州連前進了。
在詩歌中,這種區別就更加明顯了,尤其在公元4、5、6世紀。當時,北方中國第一次被韃靼人征服,北方的文人移居南方。這時,傷感的愛情詩在南朝盛行。許多南朝的君主都是了不起的抒情歌手。一種題材別緻的愛情小曲《子夜歌》也在民間產生並發展起來了。對比一下這些感傷的詩歌與北方新鮮、質樸的詩歌是很有啟發的。南方佚名的詩人在這種很流行的小曲中唱道:
〖打殺長鳴雞,彈去鳥臼鳥。
願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
另一首小曲唱道:
〖途澀無人行,冒寒往相覓。
若不信依時,但看雪上跡。〗
南宋之際,一種稱作“詞”的有獨特風格的抒情詩發展起來了。其內容不外是婦女的深閨幽怨,紅燭淚乾,中意的胭脂、眉筆、絲綢、幃帳、珠簾朱欄,無可挽回的春天,清瘦的戀人,羸弱的心上人兒等等。寫這種傷感的詩歌的人應該被寫那種簡短、質樸、直接描寫北方荒涼風景而不加雕飾的詩歌的人所征服,這實在也是自然的事。下面是一首典型的北方詩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一個北方將領在遭到慘敗之後,正是用這首詩把他計程車兵又集合起來,送上前線去戰鬥。我們再來看一首歌詠新買寶刀的詩歌,與南方的愛情詩歌作一對比:
〖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樑柱。
一日三摩挲,劇於十五女。〗
另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遙看孟津河,楊柳鬱婆姿;
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跋涉黃塵下,然後別雄雌。〗
這些詩歌也曾被胡適博士引用,來證明同一個主題。這樣一些詩歌開闊了我們思考問題的視野,使我們對構成中華民族的北方血統與南方血統的不同有了更深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