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hapter6
山海十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6. Chapter6,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山海十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最快更新 [aishu55.cc]
書房內,兩杯咖啡冒著熱氣。
窗外霞光氤氳,鼻尖香味醇厚,這本該是閒適的下午茶時間。
可惜,房間裡的氣氛並不放鬆。
“這是有關兇手托里的調查結果。”
達西將資料遞出,“另外,那具藏於林中木屋地下室的青銅棺材,它已經被運回倫敦。你可以看一看開棺驗屍的結果。”
瑪麗接過檔案。報告內容條例清晰,奈何哈倫·托里過於狡猾,根本無從得知他的活動軌跡,也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對破案有價值的線索。
再看驗屍結果也很難得出準確資料,因為棺材內的死者經過了木乃伊化處理。
死者,南歐女性,未生育,年齡約在二十至二十五歲。其內臟被盡數挖出,以各種香料填充再進行身體縫合。後又經過乾燥脫水,以及用防腐麻布包裹。
這一系列操作可謂最大程度地破壞了死者身體上殘留的線索,就連死亡時間也無從推定。
“Well,哈倫·托里對埃及學的研究成果,遠不像他的履歷上表現得毫無建樹。他太謙虛了,也太羞澀了,沒有將本領露於人前。”
瑪麗放下檔案,“這番實際操作足夠出神入化,讓人忍不住提議可以給他頒發1869年度英國埃及學·最佳實踐·皇家科學獎。”
如果忽略瑪麗嘴角的譏諷,這語調彷彿是真心誇獎罪犯托里。
達西面對調查結果也是一陣無言。
這個時代充滿機遇,這個時代也充滿危險,而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後者。
“已經派人去開羅與柏林,另外也去調查青銅棺材的來處,也許將來能查出托里與無名女屍的關係。”
達西的語氣並不堅定。以哈倫·托里善於偽裝又獨來獨往的特性,能否找到線索更多是看幸運女神的旨意。
“目前沒有更多發現了。”
達西指的不單單是罪犯托里,“明頓先生,很遺憾,近期報紙上也並沒有與你相關的尋人啟事。”
當然不會有人找M·明頓,但也沒有任何人找瑪麗·班納特。
瑪麗來了倫敦六天,已經集齊市面上四月起發行的歐陸各國報紙,其上沒有一個角落刊登尋找原主的訊息。
她也喬裝去蘇格蘭場詢問了情況,旁敲側擊確定沒有相關失蹤報案。
這意味著有四種可能性。原主家人也意外死亡了,或是守舊沒有利用登報找人的媒體途徑,亦或壓根不關心她的死活。
當然,也能是托里搞了一具替屍李代桃僵,讓原主家人以為失蹤的女兒/姐妹已經死了。
如今鑑定科學技術落後,如果屍體體型相似、面容與體表被毀、又持有相同身份證明物品,被錯認的可能性極大。至於是否會引人懷疑,則要看原主家人與罪犯托里的才智較量之後,誰更計勝一籌。
鑑於原主是第一個被綁者,托里完全有充分時間故佈疑陣。值得注意,托里對時間的把控非常精準。前後三次的綁架順序不是隨機,而是故意安排。
最先綁架原主,是有充分時間毀滅痕跡不引起其家人的追蹤。其次綁架華生因為他獨身一人來到倫敦,而沒有關係親近者會快速發現他的失蹤。
最後對喬治安娜下手,大膽地半道劫人,是在整個旅店的水源裡下了迷..藥。及時毀滅其他證據,兌換好大量金幣。不論達西家的勢力如何,只用最後一天完成祭祀逃跑,金蟬脫殼的成功機率非常高。
然而,托里機關用盡太聰明,最後反倒是暴斃丟了性命。
瑪麗沉默片刻,事已至此不妨隨遇而安。依照計劃,先在倫敦生活發展。
“達西先生,多謝關心。如此先前說的,請讓一切順其自然。這是上帝對我的考驗,我願意尊崇主的旨意,不會因此陷入迷茫與焦躁,而要更好地生活。”
達西不予置評,他可不是淪為明頓先生崇拜者的喬治安娜。
“恕我直言,明頓先生,你不記得任何親朋好友。在倫敦呆了六天,有沒有觸景生情地發現什麼?”
“是的,有些新發現。我應該很喜歡書籍,透過閱讀解不同國家的風情。以我的年齡,很可能選擇在讀大學前進行一兩年的外出遊歷。”
瑪麗完善了背景設定,“既然歐洲報紙上沒有人找我,我可能是獨自來到英國不久,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沒有印象深刻的朋友。”
達西沒有說話,但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