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 :李銳銀城故事,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淡淡的山嵐從濃密的森林中升起來,把荒山深谷罩上一層迷濛的憂傷。四下裡安靜得叫人心慌。馬蹄聲,刺刀和水壺的碰撞聲,士兵們沉重的皮靴聲,炮車的鐵輪在山石上的碰撞聲,從林間悠然傳來的鳥叫聲,在靜穆的山野中交替摻雜,反倒把這靜穆襯托得深不可測。暫編陸軍第十七鎮第一步兵協第二標第一營計程車兵們,在軍旗的引領下,奮力行進在曲折盤繞的山路上。汗水在士兵們古銅色的臉上晶瑩閃亮,粗重的喘息中,已經有人溼透了軍裝。長官下令不許交談,注意檢視。紀律嚴明計程車兵們一個個神色凝重目光犀利。遠遠望去,地老天荒之中,這支裝備精良的部隊好像一排精緻的玩偶,在山路上踽踽而行。 三天前,暫編陸軍第十七鎮第一步兵協第二標第一營管代劉振武率領著五百四十名步兵,六十名騎兵,兩門75毫米德國克虜伯過山輕炮,六駕馬車,八十名伙伕、腳伕,帶著所有的給養、輜重從省城出發,增援情勢危急的銀城。這是一支裝備精良、威風凜凜的軍隊。這也是一支洋氣十足的軍隊。所有排長以上的軍官一律配備奧地利製造的六響曼利夏左輪手槍和佩刀。所有步兵一律配備德國毛瑟工廠出品的7。 92毫米五子毛瑟槍。騎兵配備曼利夏馬槍、馬刀。士兵一律身著土黃色斜紋布軍裝、大簷帽、皮帶、綁腿、皮鞋。軍官是黃呢子軍裝、軍帽和長統皮靴。步兵除了子彈袋而外還隨身裝備了刺刀、軍用水壺、雨衣。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營旗,營旗之後是前、後、左、右四隊的隊旗引領各隊士兵。另有二十四名號兵分屬營、隊、排,由司號長統一號令。這些所有的槍炮、軍裝、軍號、軍刀都不是省城兵工廠的仿製品,都是總督府派專人從歐洲採購回來的洋貨。這支部隊裡的下級軍官全部畢業於省城武備學堂和陸軍速成學堂。從各地選驗所仔細選拔出來計程車兵,最少也經過了三年的嚴格訓練。如果不是大簷帽後邊那根長辮子,你幾乎分辨不出他們到底是不是中國的軍隊。這支洋氣十足的軍隊,從那些紙頁發黃的“縣誌”“省志”當中走出來,穿過古老的田野和村鎮,一路上招來了無數好奇的圍觀者,有的人甚至追趕了一二十里路跟在隊伍後面,只為了飽飽眼福。可是他們並不知道,這支軍儀威猛、洋氣十足的軍隊,是一支幾乎無法戰鬥的軍隊。 臨行前制臺大人特地在總督府召見劉振武,一再囑咐路上要多加小心,提防亂黨的伏擊和騷擾。步營管代劉振武,當然也不想在增援的路上節外生枝。為了謹慎,他派了一個排計程車兵做先遣隊,和大部隊保持了五里路的距離。再派出十五人的一棚騎兵隨時保持前後的聯絡。劉振武不得不分外的小心謹慎,因為他帶領的是一支幾乎沒有彈藥的軍隊。自從省城新軍軍官和陸軍小學堂的學員們參與了暴動之後,制臺大人下令對所有新軍官兵加強管制,子彈炮彈一顆不留全部收回庫存,私留彈藥者立斬。凡須使用彈藥的,要由制臺大人親自批准方可按數領取。因為要派兵增援銀城,制臺大人才特批劉振武的官兵每人子彈兩發,炮彈每門兩發。一切所需彈藥要等趕到銀城後,聽從銀城巡防營統領聶芹軒掌管配用。這支最精銳的部隊臨危受命,卻又要接受公然的懷疑和戒備。劉振武沒有想到離開銀城八年之後,自己竟是以這樣的身份回來援救銀城。桐嶺的高山深谷和望不到頭的山路,把那些懷疑和戒備變得又重又長。 上山的時候劉振武沒有騎馬。他寧願和士兵們一起同甘共苦。爬了十幾里路,捂在皮靴裡的腳出了許多的汗,腳板開始在皮靴裡打滑,左腳的腳趾很疼,肯定是已經磨破了。溼透的領子難受地貼在脖子上,劉振武開啟風紀扣,微微地皺起眉頭,把眉梢上的汗水抹下來。束在皮帶和軍裝裡的身子也早已是汗水淋淋。身後的衛兵趕忙把手巾和水壺遞過來,劉振武接過水壺一邊喝著水,一邊繼續向前走。由於長年的野外訓練,劉振武的膚色和士兵們一樣,都是深沉的古銅色。那一身嚴整的軍裝和挎在腰間的指揮刀,讓他顯得自信而又威嚴。走在前面的隊伍已經被擋在山體後面,劉振武警惕地加快了腳步,本能地掃視著周邊的“地形”。他沒有任何對於“桐嶺橫煙”的想象和興奮,層巒疊嶂的群山在劉振武的眼睛裡除了制高點、開闊地、火力距離,就是隱蔽物。自從上山以來,他的眼睛一直仔細地搜尋著那些可疑的樹林,和路邊升起來的更可疑的陡坡。對這個依稀記憶的家鄉,劉振武毫無親近可言。近處是山,遠處還是山,迷濛的山嵐把桐嶺染成淡淡的藍色。劉振武以一個職業軍官的眼睛,把它們變成一寸一分的“地形”。 對於劉振武來說,這一切都有點像是夢境,有點像是一個連自己也無法分辨真假的夢境。十七年前那個身上插了草標,只以一千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妻戀妓

使勁兒

鳳築鸞回

雪踏飛鴻

與名柯世界融合後我成了倒黴路人

沐沐青皆

盛寵第一邪妃

冰河紅葉

一覺醒來竹馬變成首富了

挫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