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好口才好命運,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口才好命運 第十四章(4)

於是,燕昭王為郭隗築官邸,並把他當作老師看待。而後,樂毅從魏國回來,鄒衍從齊國回來,劇辛也從趙國回來了,許多有才能的人均爭相到燕國,燕國隨之強大起來。

還有一個類似的經典事例。戰國中期,魏武侯的太子瑩當上了國君。由於他接連不斷地向鄰國發動戰爭,國內沒有足夠的勞力去耕種農田,老百姓缺衣少食,國力漸衰。而此時,一心爭霸諸侯的梁惠王,便趁機厚祿招募天下賢士,以求富國強兵之道。

有一天,孟軻來到魏國,梁惠王便和他談論起治國之道。

梁惠王說:“我治理國家費盡了心機,看到河西收成不好,就把河西的一部分農民遷到河東,並把河東的一部分糧食運到河西;而要是河東收成不好,我也這樣做。我看鄰國的當政者,沒有一個像我這樣替老百姓著想。但是,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說:“大王,你不是喜歡打仗嗎?我就用打仗打個比方吧!戰鼓擂響,短兵相接,一方被打敗,有人丟盔棄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便停下來,也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就站住了,那些向後跑了五十步計程車兵,就嘲笑跑一百步的人膽子太小了。你以為他們做得對嗎?”

梁惠王說:“不對,他們也是逃跑。跑五十步的人只不過沒跑一百步罷了。”

孟子說:“大王既然懂得這一點,就不要再希望你的老百姓比鄰國多了!”

梁惠王聽了孟子的話,明白地點了點頭。

在此,孟子沒有直接回答梁惠王的提問,而是編了一個故事,並以深入淺出的比喻來回答梁惠王,讓梁惠王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取喻明理,喻證駁敵

長篇大論的嚴正論點,固然能令人心服口服。但是,如果在言論中新增一些巧妙的諷刺比喻,更能使對方被你的比喻所震懾,使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此外,諷喻要有力,問題要尖銳,使對手措手不及。這種辯術妙在寓諷刺於比喻之中,可謂珠聯壁合。

齊國的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得知此事後,對左右侍臣說:“晏子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如今他要來,我想侮辱他,用什麼辦法好呢?”於是左右侍臣爭相獻上各種計策。

晏子來到楚國後,楚王便安排酒宴招待晏子。正當他們喝得高興時,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去。楚王看見,就問他們:“那個囚犯犯的什麼罪?他是哪裡人?”

武士答道:“他犯了竊盜罪,是齊國人。”

晏子立刻回答道:“我聽說,桔子樹如果生在淮河以南,它結的果實就是桔子;如果生在淮河以北,它結的果實就是枳子。桔子和枳子的形狀相似,但它們的味道卻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的原因。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可能是楚國的風俗人情,使得百姓慣於偷盜吧?”

楚王聽了非常慚愧,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

在此,晏子針對楚國的發難,不動聲色地作了一個比喻,同時在比喻中暗藏諷刺,結果讓楚王感到尷尬。

莊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一生都過著十分清貧的生活。有一天,莊子家中一點糧食也沒有,他萬般無奈,只好放下手中的書,拎著袋子到朋友監河侯家借糧食。

當時,監河侯正收拾行裝外出。莊子見了他,講了借糧的事。監河侯滿口答應:“好說,好說。不過,我正要進城,等我回來,一定借給你。好嗎?” txt小說上傳分享

好口才好命運 第十四章(5)

莊子心想,你進城一趟,來回得半個月,等你回來,我一家人不就餓死了嗎?於是莊子便說:“老兄啊,剛才我看見一件事,很有意思,你不想聽聽嗎?”

監河侯問:“什麼事,你快說來聽聽。”

莊子說:“剛才我來你這兒的時候,在路上聽見求救的聲音。我到處找,卻沒看見人。後來才在路旁的河溝中,看見有一條小魚,嘴巴一開一閉地在叫。它說:‘我從東海來,現在快缺水而死了,先生你能不能給我一瓢水,好救我一命啊?’我說:‘那太少了!你再忍耐一下,等我去找趙國和吳國的大王,請他們堵住西江的水,然後開溝挖渠,把西江水引到這兒來,你就可以順水游回東海了,你看這樣好嗎?’誰知,那條魚聽了,很生氣地說:‘我現在已經快死了,只要一小瓢水就能活下去。你的計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妻戀妓

使勁兒

鳳築鸞回

雪踏飛鴻

與名柯世界融合後我成了倒黴路人

沐沐青皆

盛寵第一邪妃

冰河紅葉

一覺醒來竹馬變成首富了

挫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