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好口才好命運,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不能成為習慣。從某方面講,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反之,如果輕率地質問他人,會很容易造成雙方不必要的傷害。比如:

一天,在公交車上,兩位乘客在說話:

“昨天那部《孤兒的春天》實在很好看。”乘客甲說。

“有什麼好?”乘客乙質問道。

“劇情不錯啊,對於改良社會風氣很有一番見識。”

“有什麼見識?”

“還用問嗎?它不是指出有些不良少年是被迫走上歧路的嗎?”乘客甲似乎有點不悅。

“老生常談!這算是什麼別有見識?”乘客乙依然質問他。

我們都能感覺到這兩位乘客話不投機、氣氛尷尬,而問題就出在乘客乙總是用質問的語氣談話,如果他能改變態度,情況必將不同。當乘客甲提出看法時,他如果是不認同,不妨直言自己對電影的見解,而不需要用質問的方式,讓對方感到傷害,如此一來,雙方的談話自然可以愉快地進行下去。

談話時習慣質問對方的人,往往給人胸襟狹窄、吹毛求疵、與人為難、性情乖僻或自大好勝的感覺。即使談話的小細節,也能將個人的品格表現出來。除在特殊場合,比如法庭上的辯論之外,質問他人是不必要的言行,如果不認同對方的觀點,不妨把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不必不懷善意似地質問對方。但是,有些人就愛用質問的語氣,糾正別人的錯誤。比如:

“我想昨天是今年以來最熱的一天了。”

“你怎麼知道?”

就算你明知道對方說錯了,又何必使他難堪呢?你直接說出你知道的實情就可以了!如果你先質問、後解釋,猶如先打對方一拳,然後再向他道歉。而其中本來可以避免卻未能避免的溝通失誤,則足以破壞雙方的感情。

總之,虛心、誠實、坦白和尊敬別人等,都是談話藝術的必備條件。雙方的意見越是有分歧,就越不可使用質問的說話方式,一旦對方因你的質問而陷入窘迫,必定會破壞彼此的感情。如果你習慣用質問的態度向人進攻,在對方以更大的理由壓倒你時,你將會大失面子,所以我們不要忘記溫厚待人就是為自己留有餘地。這就好比往前衝刺得太猛,萬一跌倒,傷勢必定十分嚴重。因此,不侵犯他人實際上就是保護自己!

濫用誇張的言辭並不明智

馬西爾斯是古羅馬時代的英雄,在公元前5世紀前半期,他屢次使羅馬城免遭殺戮,人們將他喻為“戰神”;而他經常馳騁在外地的戰場上,所以多數羅馬人並不認識他,使得他成為謎一般的英勇人物。

公元前454年,馬西爾斯決定進入政治界,準備角逐羅馬最高執政官。按照當時的規定,所有候選人在選舉初期要一律發表公開演說,但他什麼也沒說,只是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讓人們看清他身上的累累傷痕。當時,每個看見的人無不感動得熱淚盈眶,許多人都認定他一定會當選。

然而,就在投票前一天,馬西爾斯卻在某個場合上發表了一次演講,並且只與那些陪同他前來的富人們說話,同時一味地吹噓自己的功績。此時,人們終於認清了他本來的面目,所謂的英雄只不過是個牛皮匠,於是人們並未投給他神聖的一票。

事實上,戰場上的英雄根本無需什麼語言,因為傷疤足以代表一切。但當馬西爾斯用過度誇張的言辭裝腔作勢,反而使人們對他感到失望。由此可見,濫用誇張的言辭並不明智,在很多時候,當你說得越多,損失就越大。而信口開河的人,大多都是那些品位不高或知識欠缺的人。尤其是人們發現你言過其實時,常常會覺得受到你的愚弄,進而嚴重影響到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也許你常在朋友聚會或其他場合中,聽見有些人說“想當年我如何如何……”常言道“好漢不提當年勇”,但是,許多人卻喜歡誇耀自己的成就和長處,希望藉此贏得聽者的欽佩,或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這種做法卻往往適得其反,表面上好像得到他人的讚美,可事實上已留給對方惡劣的印象。所以,當你要提及自己的優點和輝煌事蹟時,應該點到為止,不宜過分誇張,如此才能得到對方的認同。

有個年輕人,曾被選入籃球校隊,他在一次和大家閒聊籃球話題時,得意洋洋地敘述自己的輝煌紀錄。起初,大家還興致盎然地聆聽他是如何搶籃板、進三分球的,誰知後來他越說越起勁,竟然開始天花亂墜、子虛烏有,漸漸引起聽眾們的反感。雖然大家在他面前依舊錶現出十分崇拜的樣子,可私下卻稱他為“吹牛大王”!

總之,每個人都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妻戀妓

使勁兒

鳳築鸞回

雪踏飛鴻

與名柯世界融合後我成了倒黴路人

沐沐青皆

盛寵第一邪妃

冰河紅葉

一覺醒來竹馬變成首富了

挫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