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6章 坑了德國佬一把,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外,這14年中,玉海鐵路的運營收益還能賺上一筆錢,這條鐵路的盈利是毋庸置疑的,西北集團有足夠的貨物出口,也需要進口很多東西,運輸絕對會非常頻繁,甚至是運力不夠用。

當然,德國人知道鐵路方面被坑了一把,日後不可能和西北集團合作修鐵路了,但是明知道被坑,德國人還是被坑了,因為西北集團有足夠的底牌。讓德國人不得不妥協的底牌。

另外德國人購買蒸汽輪機技術的一千萬兩白銀,則被用來繳納了四年的鐵路租金,相當於西北政府只需要14年中只需要付出2500萬兩白銀的費用。

在造船廠方面顯然也有很大的利益,德國免費為西北集團建設一座造船廠,這座造船廠不會太大,但卻可以讓西北集團有一個造船業的底子,同時可以用來建造潛艇,等潛艇造出來了還可以賣給德國人,不愁訂單問題,而且到時候賣潛艇技術還能再賺上一筆錢。

海軍人才的培養這是必須的,縱觀民國時期中國海軍,由於派系的問題,福建派與廣東派不斷爭鬥,導致了海軍很不團結。

因此沈凝雲決定不用某一省的人作為培養物件,而是決定從全國各省招募來的學生中選出一批,先加強一下思想教育,灌輸了民族主義思想之後再送到德國去當成海軍軍官培養。

水兵的培養方面,同樣也要具備文化,然後再派到德國海軍裡面服役,對此德國人並沒有什麼異議,只是伙食費什麼的必須中華民國自己出。

對於德國人來說,多出兩千水兵,還不需要他們支付軍餉,實在划算。等於是雙方各取所需。

除了派遣學生前往德國學習海軍之外,郭士銘接下來又與德國達成了留學生派遣協議。

即中華民國每年派遣兩千名留學生到德國,學習理工知識,這是給德國人送學費,德國人自然不會拒絕。

就像是美國,還倒貼錢讓中國留學生到美國留學。這是為什麼?自然是希望讓美國的民主思想影響到中國,讓沒有財團的中國走向民主制度,從而讓一群羊自己亂跑,被狼一頭頭的吃掉。

日本也大量吸納中國留學生,為的就是培養革命黨,從而使中國不斷的陷入一場場革命和動亂之中。

德國雖然沒有這方面的需要,因為他們是帝制。但是德國也希望德國的觀念可以影響到其他國家,其他國家向德國派遣留學生,也證明了德國的強大,而且還能拉動教育上的收益。

每年派遣兩千名留學生,意味著一年要花費100萬銀元左右,五年後留學生數量達到1萬人,一年就將支出500萬銀元。

人才儲備與知識儲備,這是西北政府極為重視的。因此這點前捨得花,也花的值。儘管西北政府大量的發展本土理工教育,並且因為沈凝雲的存在,還有教一些更先進的理論知識。但是師資力量不足。

但如果派遣一大批留學生到德國去留學,那麼五年後即可獲得回報了,那些留學生回國後,高階理工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也就將解決。

另外沈凝雲也不可能照顧到所有領域,因此還是需要德國人幫助西北培養人才的。如此之多的留學生派遣出去,也是為了在日後抗衡那些留學日本的群體。

自日俄戰爭日本勝利後,中國掀起了東渡日本留學的浪潮,但是很多人只是去日本鍍金的而已,在速成班裡連日語都沒學會,何談學什麼日本所擁有的理工知識。

日本政府就把那些留學生培養成了狂熱而淺薄的革命黨,到處給中國搗亂。就像是日本在日俄戰爭期間支援俄國革命黨一樣。

很多去國外鍍金的學生,自認為喝了點洋墨水,就尾巴翹起來了,大肆攻擊他們所無法理解的國學。

因此西北政府在派遣留學生前,都是先要讓那些留學德國的學生們明白,什麼是傳統國學,國學與西學不同之處在哪裡,國學有什麼先進性,又有什麼缺陷。這些都要教明白,另外還要灌輸一番民族主義思想,免得出錢培養了他們,他們反而留在國外給洋人打工。

在留學生中,還要選出組長什麼的。

這些組長平時的任務就是看住其他學生,不要讓其他學生放羊了,同時也負責在他們畢業後,把其負責的學生帶回國內,為民族效力。

就派遣留學生一事上,西北政府立即行動了起來。從學生中首批選拔出兩千人,然後進行兩個月的強化教育。

兩個月後即送往德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正常世界修仙法則

沁紙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