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5章 民國新政,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財團了,因為國有化之後,財團在貨物運輸方面能爭取到優惠政策。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以及歐洲的德國,此時也迅速完成了資產收割。也隨著中華民國的腳步,迅速推行新政。

其中德國人的新政,還直接取消了工會制度,可以更加方便的壓榨工人利益。德國和美國,也正在迅速的從經濟大蕭條中走出來。

美國財團的收割方式也和中華民國如出一轍,很快也將鐵路國有化了。美國此時擁有鐵路總廠四十萬公里左右,這麼龐大的鐵路,美國政fu也因為有財團的支援,所以根本不愁吃不下。

鐵路國有化,財團又能爭取到優惠運輸價格,日後中華民國和美國的鐵路自然是會年年虧損的。

這就是財團掌控了運輸之後,擁有了運輸成本的優勢。而運輸成本,則透過稅收分攤到了每一個納稅人的身上。

掌控了運輸,進而對市場保持高度壟斷。

這個時候因為商品產能已經能滿足國民需求了,所以接下來就是為了戰爭做準備了。所以這個時候,財團基本上不怎麼對民資提供貸款。但是投資卻是很大,主要的投資方就是財團和政fu。

政fu投資了各個方面的基建,而財團則在對收割的資產進行不斷的重組、最佳化。

但是工人工資在這一階段卻是不怎麼漲了。

因為這個時候給工人太高的工資,工人就不幹活了。不過剝削也不能太嚴重,所以中華民國在加大稅收的同時,只是把工資維持到繁榮前的三分之一,普通工人每個月依舊有100元左右的工資。

而剝削最嚴重的則是德國,畢竟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國家又小,不剝削嚴重一點,讓老百姓多勞動,德國將無法最大限度的重新崛起。

結果,中華民國在經濟大蕭條之後,反倒是工資最高的。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儘管相比繁榮時期要下降了,但依舊是有魚有肉,只是不能向之前那樣奢侈罷了。而且經濟大蕭條之後,很多國民實際上都有車有房了,這些工資也能讓他們過上非常小康的生活。而在經濟大蕭條中破產的國民,在戰後也得到了工作,家境正在平穩的恢復,只要肯工作,日常開銷總是不愁的,買房買車也並不是很困難,這個時候一套差不多的房子,一個工人只需要支付五年左右的工資就能買下。不想後世的中國,普通工人需要不吃不喝幾十年才能買下一套房子。

而市場也再次迴歸理性,財團這個時候已經不吹泡沫了。因為該建設的,基本上都建設得差不多了。

新得建設專案,這個時候還處於實驗性階段。例如高速公路。

歷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是德國在經濟恢復之後,建設起來的標誌性工程。戰後美國財團將高速公路這一模式引入,然後再次炒作了一次泡沫,將投資者大量吸引去投資高速公路,然後再搞一次經濟危機,接著在低價吞入那些高速公路。

中華民國中央政fu已經決定建設一條高速公路。

這個時候該建設的東西也都建設差不多了,要想讓國民都有工作,就必須繼續燒錢。所以在政fu資金的支援下,財團大量的搞起了研發專案。

這一階段的技術研發,則主要集中在尖端科技和軍用技術上。

核武器、核電站、火箭、衛星、制導技術、高速魚雷、噴氣式飛機……一系列的研發專案的上馬,讓中華民國的就業形勢迅速得到好轉。

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財團也沒讓那些經濟殖民地的勞動力閒著不幹活,各個經濟殖民地政fu也陸續學習中華民國,大量投資基建工程,同時則繼續為中華民國生產輕工業商品,以及汽車、電器零部件和組裝作業。

各個亞盟成員國,都陸續取消了工會,工資水平再次恢復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絕對是能怎麼壓榨就這麼壓榨的節奏,只要餓不死,凍不著。

中華民國有這些經濟殖民地負責大量消耗性商品的生產,能投入到科研、建設上的人力就非常恐怖了。

就以科研為例,中華民國在一系列的科研專案上馬之後,迅速帶動了上千萬人口的就業,相當於是有上千萬人口在從事科研工作的各個環節。

同時還有將近1。5億工人,投入到了各種建設活動當中。一場全民備戰運動已經吹響號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