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部分,唯一戰勝國,車水馬龍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體質,楊我中華之威,實在高明。”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傳承當前的武術,並爭取再向前發展。”夏鈞說道,“這些都還是不穩定的,我們華東政府未來將向達到一定層次的武師發放保底金,確保他們的基礎生活,讓他們不為柴米油鹽苦惱,可以一心練武,專心授徒。”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二百零七章 練津化炁
第二百零七章 練津化炁
傍晚夏鈞就在孫祿堂家裡吃了飯,並且又於孫祿堂討教了一下關餘練氣方面的問題,孫祿堂欣然把練氣法決傾囊相授,與陳櫻寧所言並無太大區別。
丹經有云:“身不動曰煉精,心不動曰煉炁,意不動曰煉神。”
武師練氣只需做到心不動即可,就是什麼都不想,光聽自己的聲音,這也就是莊子在心齋中所講的停息之法。除了停息之法,道家還有坐忘、守一之法,不過普遍認為停息之法最好。
除了停息外,再配合呼吸吐納之法,便可。
練氣只是修道的第一境界,也就是所謂煉精化氣,長期堅持心不動,逐漸向意不動演變,則可進入第二個境界——煉氣化神,之後是煉神還虛。
吐納之法又有講究,莊子雲:“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之清炁,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真炁,達到修真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
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內,以臍帶隨生母呼吸受炁。胎兒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通太和之炁。那時並無口鼻呼吸,任督二脈息息相通,無有隔閡,謂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圓,裂胞而出,剪斷臍帶,其竅閉矣。其呼吸即上斷於口鼻,下斷於尾閭,變成常人呼吸。
常人呼吸隨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莊子所云“眾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氣粗而浮,呼長而吸短。從此太空太和之炁不能下行於腹,而腹內所蓄之先天祖炁,謂之先天元炁,“動而愈出”(老子語),反失於太空。久而久之,先天炁喪失過多,腎部脈虛,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這就是道家所說的氣聚則生、氣散則亡,精氣神三者是互相依存的,精可轉為氣,精又有陽精、**之分,陽精也就是**,與氣可互相轉換。精與氣就如同水,神就像是魚,精足氣滿,神魚才會活躍。神又分元神、識神,元神是無意識的,嬰兒時就是元神掌權,識神則是有思維能力的,人長大後則是逐漸由識神掌權。區別之在於是否無念無想。神若充足,則人的智慧就會提升,洞察力、領悟力等等都會上升。
呼吸吐納之法也就是腹式呼吸法,吸入時小腹鼓氣,將氣吸入小腹。同時舌頂上顎,那裡是天池穴的所在,會‘漏氣’,因此要頂住,同時還會有津液留下,那可是好東西。
《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內自然生出甘涼津液。此津液乃煉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待至滿口,送至咽喉,引頸吞之,汩汩有聲,亦可幫助入靜。津液為人養生之寶,蓋當可化炁,潤澤周身,謂之“煉津化炁”,肺主炁屬金,金能生水,水為腎主精,亦為造精捷法也。隨著修煉功夫的長進,津液愈加甘美無比,若非修真之士,誰能知之。呂祖喻為“長生酒”,曰:“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對於中國人來說,極少有病是不能治癒的,只要肯勤學苦練,透過練氣就能夠將疾病治癒,而高明的中醫最擅長此道,有時中醫所遇到的病是無法醫治的,這時就得讓病人自己練氣醫治,因為人的身體是很猛的,只要行為得法,極少有不能治癒的,《老子》《莊子》便是人類行為教科書。
但練氣之法世面上門派流傳極多,讓初學者看得眼花繚亂,實際上修煉之法並不是那麼複雜。
人之生死,在道家理論中,無非就是精氣的收支問題,人有七情六慾,這些都在消耗‘氣’,收入只有這麼多,支出無度,自然是百病叢生。
只要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既能有收入,又要有開支,用之得當罷了。治身如同治家,要重視勤儉節約,勤能多入,儉可少出,這也算是富家強身之道。
練氣之法對夏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前中國走的是免費醫療的路線,倘若一個人精氣充盈,基本上不會得什麼病。
就練氣來說,其實在學校裡普及最好,把這種東西當成一門課程來普及,不需要多,一天入靜半小時,再把人之生死的關鍵所在教清楚,讓學生日常生活中注意勤入儉出,活到八九十歲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