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章 皮骨,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戰的彭寵,第五倫還是給他一個廷尉之職,這讓戰戰兢兢的彭寵感恩戴德,由前五威司命投降官吏,精通小杜律的陽翟人郭弘擔任廷尉丞輔佐。
奉常是王隆,主禮儀,魏國社稷宗廟這等事,就交給他和第八矯去籌辦,而重新整理典籍的事也不能落下。
典客是馮衍,因為在隴右表現出眾,狗頭軍師終於可以專管“外交”了,頓時喜不勝收。
九卿的位次至此分完,主要功臣都分到了位置,大多都能心滿意足。
捅穿了龍首渠的鄭統,則和老袍澤臧怒一起,做了左右中郎將,只是這次鄭統為右,位在臧怒之上。
甚至連張魚、朱弟等,也充當第五倫的郎官內侍,真叫一個雞犬升天。
還有些人,第五倫沒放進自己的行政中樞裡,而作為“三老、三孤”,給一個看似高高在上的名義頭銜。
太師:第五倫的舉主張湛,不管張湛願不願意,這頂大帽子還是得給他戴上去。
太傅:邛成候王元,王元是渭北豪強之首,他們對第五倫稱王的態度是狐疑觀望的。
太保:上郡守馬員充當,馬員是第五倫外家人,也是在北方抵禦胡漢盧芳的主要力量——第五倫和其他漢都能談,唯獨胡漢絕無可能,他殺了盧芳兩個兄弟,二人有血海深仇,就算盧芳不計較。民族大義,第五倫還是能守得住的。
除了三老還有“三孤”,分別是少師:竇融。
少傅:小耿的老師,茂陵儒生的代表,杜林。
少保,則是降將史諶。
說起這史諶,他在第五倫決意稱王后,就上了一道奏疏:“《禮記》有云,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
“大王立國,亦當立內則之制。”
總之一句話,快開後宮!
這其實是史諶的私心,當初馮衍去勸他投降,說第五倫之所以偏要挑王莽大婚當日舉事,是為了破壞婚禮,史諶當時走投無路,信以為真,可這都一個多月了,第五倫卻是連一個暗示,一個眼神都沒給他遞過,讓史諶欲獻女而無門。
直到今日,他知道第五倫正宮夫人遠在魏地,其身邊已缺人整整數月,稱王后總該放鬆享點樂趣了罷?遂頭腦發熱,上了此奏。
結果卻被不明就裡的第五倫好一通訓斥:“王莽欲效黃帝,納嬪妃一百二十沖喜以挽國勢,結果如何?如今制度草創,士卒勞苦,元元創痍,已過半矣,餘甚悼焉,豈能只顧自己享樂,而忘篳路藍縷?”
史諶被罵得灰頭土臉,心裡酸楚,運鼎也好,倡議建後宮也罷,怎麼他好心做的事總錯?也不敢去問如今“位高權重”的馮衍到底是怎麼回事,只當是第五倫辭讓慣了,在這種事上也得三讓方可,只能耐心等待下次機會,否則以他女兒史羅差點做了王莽皇后的身份,誰敢要啊!
而第五倫確實從善如流,立刻宣佈以獨子第五明為魏王世子,馬嬋嬋為魏王后,雖然她們都遠在鄴城,但早定名分,好絕他人非分之望,安馬氏之心。
如此一來,這魏國的官職果果就分得差不多了,看來看去,其實還少了一個人:他的大父,五陵將軍,第五霸。
對第五霸究竟該置於何種地位的問題,第五倫也思量過,第八矯認為,應該效仿漢初故事,既然劉邦的父親是太上皇,那第五霸,是否也能作為“太上王”呢?
不對,既然是王之祖父,難道要叫“太太上王”?
這沒有先例啊,群臣都不知該怎麼辦了,倒是第五霸自己出面,替第五倫解決了這個倫理難題。
“連我也知道,一個宗族裡,不能有兩位宗主,一個國,怎能有兩個王?”
第五霸知道族人的尿性,有些人認為這次第五倫封官,給宗族的太少,已經開始跑去與他嘮叨抱怨了,現在如此,他要真成了“太上王”……
“那門檻不得被踏破,耳朵不得被說出繭子來?我是來一個打一個,仍是止不住。”
於是第五霸只作為“王祖父”,受第五倫五日一朝拜,禮儀一如家人之時,本以為這事皆大歡喜解決了,豈料第五霸卻拽住要走的第五倫,壓低聲音惡狠狠道:
“萬戶侯,老夫的萬戶侯,你何時封我!?”
這才是第五霸從年輕時起就眼饞的目標啊!本來他遇上太平時節,天下偃武修文,以為再無希望,只能寄託下一代甚至下下代了,豈料天地變革,自家孫子竟成王,宗族變為皇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