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4章 南渡,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站在宛城城頭,劉玄似乎也能看到博望坡的火光。
“勝了麼?”
上月下旬,赤眉兩路大軍分道攻來,北路被昆陽關攔住,南路則越過伏牛山直撲宛城。唯一擋在他們面前的隘口,就是位於宛城以北數十里的博望坡,其地北負伏牛山,南面隱山,西倚白河,為伏牛山延伸於此的漫崗,地勢險要。
綠林僅剩的諸王們彙集了大軍在博望設伏,想要利用當地秋後林木茂密,放把火使赤眉動亂,一舉將這群烏合之眾擊潰。
豈料赤眉最擅長的就是大亂鬥,雙方在火場中鏖戰一日一夜後,綠林諸王戰敗,奉命在前方督戰的大司馬朱鮪滿臉灰黑撤回宛城,將噩耗告知劉玄。
等劉玄敲鐘召叢集臣商議對策時,大殿上人已經站不滿了,當初被他提攜的那些“灶下養,爛羊胃,爛羊頭”官兒們,逃的逃散的散,劉玄感受到了什麼叫眾叛親離。
剩下的人也爭執不休,舂陵宗室的燕王、元氏王覺得,既然赤眉軍立了那“劉共和”為皇帝,畢竟是漢家同宗,或許可以派人去議和。就說綠漢願意歸附赤漢,所有人都可以去掉王號,只要封為劉玄長沙王,劃江而治即可。
朱鮪大急:“什麼劉共和,抓到赤眉俘虜總算問清楚了,赤眉就沒打算復漢,彼輩五公共和,是不要皇帝,無君無父之賊,如何談!”
主降派頓時啞了火,然後就是李通等幾個等主戰的南陽豪強了:“請陛下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守禦。宛城曾被嚴尤、岑彭守了半年,如今城中糧食充足,令百姓堅守死戰,或能等來勤王之師……”
哪還有什麼勤王軍?劉玄不抱任何希望,但還是頷首同意,他知道,南陽豪右已經和自己不是一條心了。
“朕要御駕親征,登上城池守禦!”
說著還把宮廷的鑰匙鄭重交給李通,在宮中介甲練兵,連嬪妃們都要穿甲,好像真的要出征迎敵一般。
然而當天入夜,劉玄就偷偷離開了宮城,進入朱鮪、申屠建、廖湛三人位於城南的軍營中。到了營帳後,劉玄的兩位親兵才扯下了馬尾巴偽作的鬍鬚,原來那力氣大到能抬旗的竟是他最寵愛的韓夫人,另一人則是趙夫人。
劉玄也知道事態緊急,百多嬪妃沒法全帶,只能忍痛僅取二瓢。
更始皇帝將帶出來的絲帛分予這最後的綠林軍,挑選了九百匹馬待命。次日凌晨,初秋的濛濛細雨之中,劉玄便與朱鮪、申屠建、廖湛三王,帶著上萬人腳底抹油,不去北邊親征迎擊赤眉,反往南逃了!
南下途中,劉玄不斷回首宛城,臉上也不知是雨還是淚,韓夫人則道:“陛下,按照南陽規矩,離家前,當下謝城!”
劉玄頷首,叫停了隊伍,下馬朝宛城一拜,覆上馬,故作歡樂地對韓夫人道:
“宛城雖好,卻非久留之地,天子當居上游,朕這就帶夫人南渡,回鄉去!”
……
劉玄這次逃跑實在是太不地道,這天清晨,聽說城外綠林軍一鬨而走,還在焦急組織城防的西平王李通大驚,立刻去叩宮門稟報。
豈料宮門一開啟,裡面可就全亂套了,只見被劉玄扔下的那上百名嬪妃們大呼小叫,四下亂跑,都說皇帝找不著了!
“這豎子,竟然真跑了!”
李通直跺腳,訊息瞞不住,宛城頓時一片混亂,城裡的豪強著姓一看,這還怎麼守?遂讓家丁護著各自逃回塢堡,城防頓時崩潰,百姓們也常聽聞赤眉兇惡,還吃人,唯恐繼去年漫長的守城後宛城再遭浩劫,也匆匆出逃。
“兄長,如何是好?”舞陰王李軼萬萬沒想到,劉玄和綠林諸帥竟然連招呼都不打一聲,枉他這兩年鞍前馬後,只以為自己已經混入綠林核心圈子,也得劉玄依賴了,豈料到頭來還是棄子。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李通瞪了弟弟一眼,劉玄和綠林這一走,宛城徹底沒法守了,兩年前舉事失敗後,李家被新軍圍攻,差點滅族的慘劇,他可不想再經歷一次了。
李通也打探過赤眉的成色,明白這絕不是能和他們相容的勢力。
壞訊息是,李家恐怕也得拋棄田宅,落荒而逃了。
好訊息是,宛城李氏的大多數人,在反新舉事時就被王莽的大尹和竇融屠戮殆盡,五十六口人死難,核心成員沒剩幾個,一輛車就能拉下。
“兄長,吾等追著陛……劉玄南下去隨縣?”
李通回想起來,上個月,劉玄曾派遣舂陵宗室的定陶王去長沙“祭祖”,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