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賀蘭山缺,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從軍赴邊,努力經營,不貪財帛,不愛美色,一意苦練士卒,收納人心,究竟想做什麼?”
第五倫凝望賀蘭山:“也不瞞文淵。”
“我只是想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
第五倫喃喃說起他對這個世界的最低期望。
“皇帝的制詔,不會朝令夕改。”
“錢是簡單好用的,能用十年一百年,不必擔憂明日就廢除。”
“糧食是平價,不高也不低,農夫和工商都不會吃虧。”
“賦稅田租,一年只用交一次,服徭役不用如生離死別。”
第五倫說著說著,彷彿又看到了這兩年來種種奇異見聞,讓人又想捂著肚子大笑,又想長歌當哭。
他漸漸憤怒起來,彷彿在對著賀蘭山吼。
“士卒能好好殺賊御虜,不要將刀砍向無辜百姓。”
“倘若立了功,也能夠被如實上報得到封賞,而不用像吾等一般,殫精竭慮,勾心鬥角,分明是堂堂正正的有功之士,卻得像乞兒一樣,向無功之將求賞,最後落到手中的,不過是他們嚼剩下的殘羹冷炙!”
“我最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不必擔心忽然加賦,不用溺死自家嬰孩,不用在承受天災之餘,還要忍受更加暴虐的人禍,不用流離失所,最後變成路邊餓殍!“
真懷念後世啊,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情,回到古代,回到這滿是荒誕的時代,竟是如此可貴。
馬援聽著第五倫難得一見的暴怒,良久無言,最後只道:“如伯魚所言,這天下病了。”
“病了很久。”
馬氏在漢時大起大落,深刻參與了朝堂爭鬥,馬援也由此知道很多事情:“漢武帝時,天下近乎土崩,就差點病死過一次。好在昭宣中興,與民休養,改善吏治,調養過來了。”
“但病根沒去。”
“打個比方吧,元帝時,有疾在腠理。”
“成帝時,病在肌膚。”
“哀帝時,病入於腸胃。”
馬援道:“正如古時扁鵲所言,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都還有救。”
“可如今,被新室治了十多年後,病非但沒好,反而深入骨髓。膏肓者,司命之所屬,神醫也無可奈何。這就導致如今這天下,竟是處處朽爛,毒瘤遍體,割都割不完,而世事,也早就偏離了它該有的樣子。”
“所以我才說,哪怕將頭換了,也無用。”
馬援重拾了烽火燃起前,他與第五倫、萬脩在黃河邊的議論:”當日伯魚說有辦法,什麼辦法能救天下,能讓這世道迴歸正軌?”
“天下不是人,它不止一條命。”
第五倫道:“或許像傳說中南方梧桐木上的鳳凰,衰朽之際,烈火後卻能涅槃重生。”
“說得容易,如何重生?”
“需得萬千有志之士,改天換地,再造乾坤!”
第五倫指著萬古不變的賀蘭山:“有山如礪,我便想做成這樣的事!文淵可願同行!”
“好一個第五倫。”
馬援卻沒有正面回答,看向第五倫,只嗟嘆道:“伯魚啊伯魚,當年我扔了官印,帶著君遊潛逃,約你同行時,你是否有些猶豫?”
何止有些,是十分猶豫啊!時至今日,第五倫也不羞於承認:“當時只覺得文淵真乃大丈夫,什麼都敢做,不像我,畏首畏尾,思慮太多。”
“可現在。”馬援對第五倫側目而視,對他作揖道:“反倒是我心懷遲疑,深深敬畏你的志向了!”
……
ps:改符號晚了點,第三章在18: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