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道長,要徒弟不要?,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崑崙之巔,紫氣東來,八炁周流,卻見儒門之尊一步一登天,踏雲霞而至。

既言正式拜訪,自然要有正式拜訪的規格。

旋即。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號崑崙一步踏出,太極圖在腳下顯化,只是看到來人的瞬間,心靈劇震,彷彿有雷霆直接在意識深處炸開,恍惚間似有一剎那失去了對外感知。

讓他不得不運轉功體應對。

太極之意拂過靈臺,穩定自身意識。

眼前所見,至尊,至貴,至強,見之如見道,如見永恆。

雖然隔絕影響,但直到藺重陽踏足山巔,那種難以言喻的道韻才逐漸褪去,空中的諸般異象,亦隨之散去。

尚未正式打招呼,雙方便進行了簡單試探。

主要是藺大劍皇在試探號崑崙。

結果嘛,道門太極心流宗師名不虛傳,精研修仙之術第一人可見一斑,修道,修仙,看起來是同一回事,但實際上並不相同。

就像劍謫仙雖然修的是「仙元」卻非在修仙。

他所行非是仙道,也沒有登仙的想法。

還有星宿一奇與月無缺他們,修道,但同樣沒有去追求仙道,對登仙一事興致缺缺;練峨眉倒是修道的同時亦志在仙道。

修持不同的人皆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

號崑崙的情況,真要說,其實可以看做一個凌絕頂柔和版,而且還不是柔和了一點。

出世入世於他而言並無差別,樂於助人,更樂意將武學傳承給有緣人,好說話且慷慨,心性更是藺重陽今生僅見最強的那一批。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但凡修行之人,當入靜修煉,堅持不輟,這是修身養身,長生之道在此;

而在生活中領悟心境和道理,提高自己的德行悟性,這就是修性,不死之道在此。

能夠兩者貫穿無礙,又能與生活融洽的人,就是得法的修行人,號崑崙之境界確實高,就算以藺重陽的閱歷與眼光來看,依舊挑不出什麼毛病。

事來做事,事過修行,不愧是老君嫡傳。

且先不提此行是為了素清閱,單是照面試探便不虛此行。

“藺重陽,見過道長。”

藺大劍皇拿出了符合雙方身份的禮數,他已經有許久未對一個人,拿出如此之高的評價。

“儒門之尊,老朽號崑崙,幸會。”

鬚髮皆白的老者回禮,此言證明,號崑崙隱居歸隱居,並非真的訊息不通與世隔絕,與傳統的找個地方避世靜修不同。

不過,此時他心情與藺重陽差不了太多。

似這般境界他也是第一次見,只能說,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

世上竟有人能在一條路上修至進無可進,甚至成為那條路的源頭,以此滯留人間,以號崑崙的境界只能判斷出那八炁是外相。

核心,應當是那被熔鍊而成的混沌。

用道門的話來說則是:萬物歸一,復生元始。

這也就是專業對口,再加境界高深,才能自方才那一剎那之間窺得一鱗半爪。

因為,八炁逆反混沌是一條路,陰陽共濟成就混沌同樣是一條路,將成百上千的武學熔鍊,若是成功也會成為一條路。

比如他那兩位同門,分別修有《玄冰罡勁》以及《南溟真功》,便是陰陽共濟的路子。

若有傳人能兼修兩部武學,將道路貫通。

就算無法走到面前之人這一步,至少,也多少能觸及一點真意。

即,道生萬物,萬化歸一。

只聞藺重陽坦言道:“一時興起出手試探,還望道長見諒。”

“哈,無妨,來者是客,先行入內如何?”號崑崙聞言當即撫須輕笑。

“客隨主便,道長先請。”

崑崙山巔的佈置其實很簡單,就像當年還不是天佛原鄉的洗罪界,只有一座樸素草廬,藺重陽在隨號崑崙進入後,兩人對桌而坐。

茶,也是簡單的茶,應當是此地主人自制。

與儒門內常飲的那些不同。

將茶杯推至對面:“此乃老朽自制粗茶,還望儒門之尊莫要嫌棄。”

“平凡,才能成就超凡。”藺重陽說道:“看似簡單的事物往往最不簡單,尤其是在這紅塵之中,我又怎會嫌棄?”

桌旁的蒲團乃以麻草編織而成,茶杯,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