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部分,中國知青史,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杜家山尋找革命道路的渴望。

1968年3月蔡立堅終於回到杜家山。從此,她每日起早貪黑地與農民並肩勞動,胼手胝足,投入到山區建設上。兩個月後,從她的母校又來了四名同學,有的還是打派仗時的“對頭冤家”。殊途而同歸,當轟轟烈烈的紅衛兵運動陷入沉寂以後,她們卻在一個貧窮偏遠的小山村重新聚首。這種令人感慨的插曲實際上濃縮了“老三屆”學生的普遍經歷,從為“毛主席革命路線”衝鋒陷陣的紅衛兵小將,到上山下鄉道路上的知識青年,乃是他們走過的共同道路。

蔡立堅沒有曲折、何方方等人那樣輝煌的紅衛兵“造反”史,沒有赴滇首批紅衛兵那樣蒙著傳奇色彩的經歷,也沒有說過“世界是我們的”之類大而不實的豪言壯語,但她對上山下鄉的追求卻是執著的。她不僅能吃苦,而且在形象上刻意追求“農民化”的效果,以便真正與農民“打成一片”。於是她穿起農民自織自染的粗布衣,腰間繫一條白羊肚手巾,如果不是那張因終日勞作而被烈日曝曬得黝黑的瘦臉,顯示出與當地婦女的截然有別,與農民的氣質簡直惟妙惟肖。

蔡立堅所選擇的徹底與農民結合的方式,對國傢俱有重要的宣傳價值。很快,她不怕艱苦,到山區落戶,立志當一輩子農民的事蹟,就經《人民日報》的報道傳遍了全國《杜家山上的新社員——記北京知識青年蔡立堅到農村落戶》,《人民日報》,1968年7月4日。。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老三屆”的足跡(1)

三“老三屆”的足跡

曲折、何方方、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妻戀妓

使勁兒

鳳築鸞回

雪踏飛鴻

與名柯世界融合後我成了倒黴路人

沐沐青皆

盛寵第一邪妃

冰河紅葉

一覺醒來竹馬變成首富了

挫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