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1章 遠洋航運的趨勢,首長,夏言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意味著航班、航線的集中”
“至於大型化,目前5000以上的船型已經非常普遍,全球5000以上的船舶接近300艘,總箱位達到了近200萬,佔總運力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40多艘7500以上的船舶,總計30多萬。而根據在建集裝箱船訂單統計,到2007年的時候,全球5000以上的船舶將達到600艘,超過400的運力,佔到全球總運力的接近四成,十年後,在三大東西幹線上執行的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舶所佔的比重將上升為5560,二十年後達到70以上,而船舶大型化勢必要求集裝箱更集中,對集裝箱樞紐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最後一點就是物流化,物流化就是港口要為客戶提供包裝、發貨、保管、倉儲、運輸、配送等商品流通的全過程的綜合物流服務。從而滿足客戶需要,解約運輸成本、縮短運輸時間、擴大就業、使服務增值,而這些服務對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著實力越強的港口,將會得到更多業務和機會”
諸啟明的分析很精到,一組簡單的數字對比,就讓人感覺到了遠洋運輸的大趨勢,他繼續說道:“這一系列的變化,源於對成本控制和效率提高的需要,所以集裝箱運輸的優勢凸顯,大船的優勢凸顯,規模化的優勢凸顯,對物流運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些趨勢又是相互促進的”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船舶大型化的影響,船舶大型化既是因為集裝箱化、集中化和物流化的需求,而船舶大型化以後,也會要求遠洋物流更集裝箱化、集中化和物流化,集裝箱化、物流化可以提高大船裝卸貨的效率,集中化則最大限度的保證船舶滿載,對大型集裝箱班輪來說,都要求在儘量少的港口達到滿載,儘量少地停靠港口,因為停靠意味著時間損失,時間損失就意味著運費損失,這就要求集裝箱儘可能的集中處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樞紐港的發展速度都很快。”
“目前,亞洲地區的集裝箱吞吐量佔到世界港口總吞吐量的一半左右,而東北亞地區港口的吞吐量就佔到世界港口吞吐總量的三分之一,世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有一半在亞洲,其中前四大港口都是亞洲港口,而且東北亞還是全世界集裝箱吞吐量增長最快的地區,尤其是我們華國的增長是最快的!”
“亞洲的集裝箱運輸可以分為東南亞和東北亞,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我國的南方地區,包括南海、新港、深城港等都應該列入東南亞,而新港以北地區大致可以算是東北亞,除了我國,東北亞地區還包括俄國遠東地區,日本、朝鮮、韓國,以及臺湖地區,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很快,集裝箱運輸量很大,世界十大港口中,這個地區擁有釜山、高雄和浦江三大港口,還有東京、橫濱、川崎、神戶等知名港口,但是這一地區至今沒有形成像新港、新城這樣的樞紐港,目前高雄、釜山、浦江都在爭奪這一地區的樞紐港,競爭非常激烈。”
諸啟明說道:“浦江市要建設成為國際航運中心,首先要成為地區航運中心,國際中轉業務不是評判國際航運中心的標誌,譬如紐約就是腹地港,除了極少數來自或運往加拿大的集裝箱需要在紐約港中轉,絕大部分都來自或運往美國內地,國際中轉箱的比例非常低。”
“不過,國際集裝箱業務的發展,無疑是浦江港提升在國際航線中的地位,倒『逼』港口和航運服務業發展,提升浦江在國際航運中影響力的非常重要的一環。畢竟,浦江與紐約的情況不一樣,紐約曾經是世界的中心,還是世界金融中心,紐約能夠成為航運中心,除了金融和航運服務,也與他們曾經連通世界的地位有關,這同樣離不開大量的物流,我們想要複製紐約的經驗很難,所以我們必須從貨物和服務這兩個方面著手”1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