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3章 相關利益,首長,夏言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企業員工的身份變成股份制、私營企業的員工,從終身合同轉變成企業僱傭合同,從鐵飯碗變成了隨時可能被企業開除的合同工,很多企業的員工不能夠接受。現在通行的做法是買斷工齡,更嚴格地說應該是解除勞動關係時給予員工一定的經濟補償金,以及企業改制時內部退養人員的保障費用,或者是長期合同的贖買金……”
包飛揚說道“由於歷史原因,我們的公有制企業的職工是不能被解僱的,經濟補償金或者說買斷工齡就是為了理順勞動關係,從企業角度來說,只有理順了勞動關係,企業有權解僱員工,才能從根本上打破企業員工的鐵飯碗,進一步推進績效工資和內部獎懲制度,提升企業的管理和生產效率,這一點也將決定企業改制能不能成功的關鍵。從員工角度來說,他們喪失了不可解僱權,與之前的鐵飯碗相比,以後隨時都可能被解僱……我們暫且不討論合理與否,『政府』必須對這些員工負責,所以員工的經濟補償就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合理的……”
“企業的資產來自於國家和地方的投入,來自於企業員工的工作,所以按照現在很多地方的做法,都是將資產劃分成為三部分,一部分是負債,一部分是企業欠員工的債務,包括困難企業拖欠職工工資、醫『藥』費、集資款等等,以及買斷工齡的錢,剩下的才是淨資產。”
包飛揚說道“這種做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一定的問題,按照某些企業改制的方案,參與改制方只要按照淨資產出資,就能夠獲得對應的企業股份,享有相應的資產權利和對應的債務義務,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也發現很多企業在改制以後,改制以後的企業並沒有支付他們對員工的債務,也就是拖欠的工資等費用,更加沒有支付買斷工齡的費用……”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是一個總資產一千萬的企業,企業對外負債500萬元,拖欠員工工資、福利等200萬元,員工買斷工齡費用200萬元,改制方只要支付一百萬元,就能獲得一個總資產一千萬元的企業,按照改制方案,企業需要承擔900萬元的債務和費用,但實際上改制後的企業並沒有實際償還這些債務和費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改制方在取得企業控股權以後,透過各種手段將企業的資產轉移出去,留下一個空殼子,賴掉全部或部分債務,也沒有支付員工費用……”
包飛揚說道“我們暫且不說債務問題,單單就理順勞動關係這一塊,根據我們的調研,大多數改制企業並沒有按照改制方案,實際支出相應的買斷費用,很多企業的『操』作辦法是,只有當員工被解僱的時候,企業才會支付經濟補償金,只要企業繼續僱傭這些員工,企業就不會支付補償金,那麼相對應的資產其實就是被企業股東無償佔有了。”
“甚至我們還發現,有的企業改制以後,解僱了大量員工,然而也同樣沒有按規定支付補償金,大量下崗工人最後還是會找上『政府』,企業又會以種種理由表示無力支付相關費用,給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這種情況非常嚴重,譬如鄰省的一家制『藥』廠,被民營企業收購改制,按照改制協議規定,原制『藥』廠所有在冊職工由改制企業全部接收並妥善安置,按照國家政策以資產抵扣職工安置費用2100多萬元,由兼併方統籌合理使用。但企業改制以後,卻不肯兌現改制承諾,甚至還取消了原廠職工已有的福利,結果引發了一系列上訪。”
“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包飛揚說道“我們很多基層的幹部為了甩掉地方上的包袱,選擇了簡單的將債務和員工安置問題轉移給改制企業,試圖透過這種方式轉移矛盾……”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