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鳳山市和鳳山區,首長,夏言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國生所說的因病長休的張市長,本名張星海,是一名無黨派人士,在海州市七位副市長中排名最後。按照市長辦公會所制定的分工計劃,張星海負責分管海州市的文化、教育、衛生、計劃生育、體育、民政事務以及婦女兒童等方面的工作——這也是通常無黨派政府副職或者民主黨派政府副職所負責的工作範圍。一般來說,作為無黨派副市長,張星海只要在自己所分管的一攤子事情中不捅什麼大簍子,就可以安安穩穩度過自己的任期。雖然說沒有機會升任什麼政府正職,但是也不會有黨內人士來搶他這個位置。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個政府排名最末的副市長差不多就是張星海這名無黨派人士最適合出任的領導崗位。
可是,就這麼一個最適合張星海的副市長職務,張星海為什麼會因病長休?真的是因為張星海的身體不好嗎?
完全不是!
恰恰相反,張星海張市長的身體好得很,最起碼要比海州市大多數市領導的身體要好,在兩個月前的海州市市直機關長跑比賽中,張星海輕輕鬆鬆地拿到了第一名。
那麼既然張星海身體那麼好,為什麼要請病假長期休養呢?原因很簡單,是被工作逼的,再說的具體一點,是被他所分管的民政工作逼的。
海州市原來叫海州地區行署,在一九九二年才由江北省政府報國務院審批撤地建市,由海州地區行署改成了地級海州市。在當時進行地改市的時候,海州地區行署領導決定把海州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縣級海州市拆分為海城區和海東區。但是由於國家政策方面對增加縣一級行政區審批極其嚴格,縣級海州市拆分為海東區和海城區,需要增加一個縣一級行政區指標,按照正規程式去審批,國務院那邊很難獲批;即使國務院那裡能夠獲得批准,所需要消耗的時間也非常漫長。
而當時一心推進海州地區撤地改市工作的海州地委書記趙本超按照年齡來說馬上就要退居二線,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自己任期內能夠完成海州地區撤地建市的工作,並把這個當做自己的主要政績。如果要走正常審批程式。顯然在趙本超任期之內是完不成海州地區撤地建市這項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時任地委秘書長就給趙本超出了一個主意,就是在海州地區內選兩個縣級行政區進行合併,這樣一來。就可以騰出一個縣級行政區的指標給海城區或者海東區使用,從而規避國務院在增加縣級行政區指標的嚴格審批程式,以最快速度完成海州地區撤地建市的任務。
趙本超對於這個能夠在自己任期內完成海州地區撤地建市的方案自然是大加讚賞。經過仔細篩選,最後決定把海州地區轄區內的方陸縣和縣級鳳山市進行合併,成立一個新的鳳山市。從而騰出一個縣級行政區的指標。
按照當時海州地區民政局提出的合併方案,之所以選擇方陸縣和鳳山市進行合併,主要理由就是鳳山市雖然是一個工業城市,但是受限於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的因素,發展潛力受到了極大的鉗制;而作為鳳山市的臨縣,方陸縣雖然是農業縣,但是轄區面積是鳳山市的四倍多,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都豐富。因此,鳳山市如果能夠和方陸縣進行合併,兩者發揮出的作用絕對不是單純的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甚至有一位京城華清大學的著名規劃教授到鳳山市和方陸縣進行考察之後。興奮地提出了“鳳山加方陸等於經濟騰飛”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鳳山市和方陸縣的合併已經是勢在必行。
一九九一年,根據海州地區行署提出的合併方案,江北省向國務院申請並得到國務院的批准,鳳山市和方陸縣正式合併,成立了新鳳山市。新鳳山市的體制以老方陸縣為主體,市政府的駐地也設在原方陸縣政府駐地。半年後,根據海州地區的申請,江北省民政廳下發檔案,將合併之後的老鳳山市改為鳳鳴鎮。這個決定在老鳳山市幹部群眾當中引起了很大的不滿。
老鳳山市曾經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由於地處三省交界之處,鳳山市曾經是江北省東北部地區的交通要道,工業基礎非常發達。在八十年代初,鳳山市一個小小的縣級市。就已經有四百多家工業企業,其中鳳山精密儀表廠工人有一萬多名,在整個海州地區都排的上號。即使在一九九一年鳳山市和方陸縣合併時,老鳳山市上交的利稅也佔據整個海州地區的百分之十九點七,僅次於縣級海州市的百分之二十一點八,在海州地區十一個縣市之中排名第二。而就是這麼一個為海州地區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鳳山市。竟然要被改成一個鎮,自然引起了強烈的反彈。於是很多原來出身於老鳳山市的幹部紛紛向上反應情況,又經過了半年,經過海州市政府的申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