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四十五章 小麥絕收,首長,夏言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冼超聞召集相關單位和部門在市裡開會,包飛揚作為主角之一,當然也要趕過來參加。∑,可是他剛剛到會議室跟主持冼超聞打了個招呼,屁股還沒有靠到椅面上,就接到副主任閻安平打過來的電話:“包主任主任,不好了,咱們開發區種子公司讓人給砸了。”
“開發區種子公司?到底是怎麼回事,你慢慢說。”包飛揚聽到閻安平的聲音比較惶急,連忙走到旁邊對他說道。
“就是咱們開發區種子公司經營了一種叫做強麥五號的麥種,咱們臨港經濟開發區望港鄉幾個村的農民買了種子公司經營的這種強麥五號麥種播種到農田之後,結果從年初開始,用了這種強麥五號的麥子就開始出現葉鏽病,大面積枯死。農民過來討說法,種子公司不肯賠償,雙方就發生了衝突。”閻安平連忙說道。
“警局那邊通知了嗎?先將局面控制住,我馬上就到。”包飛揚皺了皺眉頭,一邊向外面走一邊問道。
臨港開發區的面積為七十多平方公里,,由於招商並不是很順利,目前區內已經建成的地方不過十幾平方公里,而且分成了幾個區域,其他地區依然還是大片的農田。
開發區管委會與區、鎮這樣的行政建制有所區別,他們屬於市政府派出機構,主要工作就是區內土地開發、招商引資與經濟建設,農業上的事情還是相應的村組與鄉鎮在負責。
這次出的事情就涉及到開發區所轄的兩個鄉鎮的十幾個行政村。
海州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的情況與其他地方的開發區不太一樣,通常開發區都是政府專門劃一片地出來進行產業和土地開發,面積通常都不大,地級下屬的開發區一般只有幾十平方公里,不超過一百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普通的鄉鎮面積的大小。
海州市作為全國最早開放的十幾個沿海城市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經成立開發區。不過原開發區並不包括港區,薛紹華到海州市擔任市委一把手以後,提出要發展海州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產業,江北省也提出要發展海州灣經濟,於是原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面積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沿海岸線,面積一下子從七十多平方公里變成了一百七十多平方公里,海州市直接將原來屬於其他縣區的沿海的兩個鄉鎮劃到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名下進行管理。
開發區官方的正式稱謂還是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不過海洲人習慣上將調整後的開發區稱為海州市臨港經濟開發區,有時候又將新劃入的臨海兩個鄉鎮稱為臨港經濟開發區,原來老開發區的地方稱為海州經濟開發區。
通常開發區的重點工作就是招商引資與工業建設,不過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調整以後,大部分土地還沒有進行工業開發,所以這一部分土地還要跟以前一樣。要進行農業開發,當然,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農業跟其他地方的農業也不能完全一樣,前兩年經濟開發區就提出要搞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就在原海州市望港鄉種子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經濟開發區種子公司,透過種子公司大力推廣良種和特種種植。
經過兩三年的發展。海州市臨港經濟開發區兩個鄉的農業也確實走出了特色的道路,開始向日本出口蔬菜。
不過相比蔬菜種植。這兩個鄉的土地上糧食的種植面積依然佔據了一半以上。
海州市地處華夏國的南北分界線附近,氣候溫暖,每年可以種兩季莊稼,通常種一季稻再種一季麥。
海洲市人習慣吃米飯,因此水稻交完公糧剩下的都要留口糧,而麥子通常只會留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會賣掉,這也是老實種地的農民一年的主要收入。
包飛揚雖然剛到海州市不久,但是望海縣與海州市毗鄰,兩地的情況差不多,他很清楚一季小麥絕收對農民意味著什麼。絕收意味著農民從這一季的麥子中得不到任何收入。反而要貼進去不少本錢。
農藥、化肥、機耕灌溉費,加上種子錢,這些基本上要佔到平常賣糧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加上要繳納的兩上繳、農業稅,淨收入也就只有賣糧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這還沒有算人工。
現在賣糧的收入沒有了,農民不但賺不到錢,還要貼不少錢,甚至有的農戶可能將賣秋糧的收入都貼進去還不夠,也就意味著這些農民全年的收入泡湯,可能還要往年的積蓄倒貼進去一點,對於日子本來就過得緊巴巴的開發區農民來說,他們的生活頓時就會成為問題。
和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民不同,臨港經濟開發區這邊農民收入還非常低,正常年份也賺不到什麼錢,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