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部分,江山美色,宮本寶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一路卻是異軍突起的張善安。
林士弘費勁辛苦擊敗了劉子翊的水軍,卻沒有想到為他人作嫁。讓蕭布衣取了豫章江夏,自然心中痛恨。他繞鄱陽湖退守在鄱陽郡,倚仗對地勢的熟悉,憑鄱陽湖水軍和蕭布衣的大軍對抗。林士弘要擊敗蕭布衣地大軍是並無可能,可裴行儼等人想要消滅他也是困難。張善安卻是發跡於新安郡,號令數萬盜匪佔據了新安郡,和林士弘遙相呼應。並沒有什麼穩定地地盤,屬於散匪,見狀不好就會南逃。
這兩路兵馬和跳蝨一樣,想要抓很是費力,可不留意就咬你幾口讓你難受。
不過這兩路畢竟無關大局,真正地硬骨頭還是杜伏威的淮南兵。
杜伏威得羅士信後,先破高郵,後下歷陽,虎視江都。更是打的右御衛將軍陳稜不敢出戰。對江都的包圍勢成,楊廣所帶精兵已經如東都精兵般,龜縮在江都一帶竟不敢出,如今自身都有安危,更不要說解東都之圍。杜伏威從此卻可以放心的搶佔江淮地域,壯大勢力。徐世績在襄陽指揮,大舉東進的時候。杜伏威當然也不肯放棄眼下絕好地機會。放肆西侵。
如今蕭布衣、李密、徐世績、杜伏威所扼據的四地已在中原中腹展開了慘烈的廝殺,棋局有四角為關隴、河北、巴蜀和東南。他們三方勢力從爭鬥範圍來看,卻是近於中腹四角之地。
蕭布衣、李密是在黃河左近纏鬥,徐世績、杜伏威卻是沿著長江兩岸拼殺。
除蕭布衣和徐世績連線外,其餘的勢力都是各有衝突。
蕭布衣現在算是手握半邊,然後依據襄陽進攻中腹,進攻退守都是遊刃有餘,雖然前往東都算是意料之外,但本身和徐世績提出的先佔角,後取邊,依託角邊佔據中腹的主張並不相悖。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李密被蕭布衣扼斷西進之路,進退維谷地時候,杜伏威同樣遭遇到相同的麻煩。
杜伏威本是山東人,可一路南下,也算是轉戰千里。好不容易在江淮站穩腳跟的時候,又被李子通迎頭一棒。他東山再起,得羅士信幫手,最近鋒芒畢露,可弊端也是隨之顯現。他在歷陽一帶,雖是扼守長江要道,但只憑這些地方顯然遠不夠爭奪天下的本錢。可他西北有李密的勢力,東南有李子通這個仇家虎視眈眈,再說東北方向江都的隋軍亦是不容忽視,要想發展,只能逆流而上,但是這時候又碰到了蕭布衣的大軍。
裴行儼進兵極快,出九江後,迅速的殺入宣城郡,進逼鵲頭鎮。
宣城郡地廣人稀,並無大城,扼要之地就是鵲頭鎮。鵲頭鎮是因山得名,因為有一山高聳臨江,宛若鵲頭,是以稱作鵲頭山。因此處地勢扼要,所以前人因山建鎮,守住要衝,是為鵲頭鎮。若是攻破此地,歷陽、丹陽已是隔江而望。
只是裴行儼從九江出兵,一側是茫茫大江,另外一側卻是暴露在鄱陽、新安兩郡的攻擊之下,林士弘、張善安自然會伺機攻打,挫蕭布衣地銳氣。
徐世績坐鎮襄陽,卻是指揮千里,讓孫超把守吳城,卻讓董景珍帶阿鏽佯攻林士弘,讓雷世猛和周慕儒二人去斷張善安的後路。
林士弘見到有人攻打,除固守鄱陽城池外,其餘的大部分兵力卻是撤到鄱陽湖中。他手下的兵士多擅水戰,何況鄱陽湖碧波萬頃,躲在湖中想抓還有相當的難度。張善安更是狡猾,見到雷世猛率兵攻打,早就化整為零的撤退。
清除側翼的威脅後,裴行儼這才能全力地去取鵲頭鎮。
只是杜伏威畢竟不是無能之輩,他手下文有輔公祏,武有羅士信。攻陷歷陽後,早早地派人前往鵲頭鎮。當發現蕭布衣大軍有進攻鵲頭鎮的勢頭,急急地調重兵把守。
羅士信星夜帶兵前來,在鵲頭鎮依山下寨。背倚長江。憑據地勢和裴行儼對抗。裴行儼大軍趕到之後。鵲頭鎮已重兵把守,極為難下。
徐世績、蕭布衣商議後,讓裴行儼先不強攻,示弱退守。畢竟羅士信十四歲從軍,跟隨張須陀多年,若論行軍打仗。已經絲毫不弱秦叔寶,更非流寇所比。若是強攻不下,傷了士氣更是難攻。
裴行儼聽從二人的吩咐,和羅士信在鵲頭鎮交戰三次,裴行儼三仗佯敗,一口氣退了九十里,在陵陽山駐軍。又在西南不遠地蓋山峽谷埋下伏兵,只等羅士信來攻。
二軍對壘,戰時看起來一觸即發,卻都是小心謹慎。
竇軌說的絲毫不過,裴行儼此戰決不能敗,若是敗出宣城郡,退守九江,那杜伏威可一路西進,憑鄱陽湖和蕭布衣地大軍對抗。到時候阻力一成,再加上林士弘、張善安的推波助瀾,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