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不知道會被人笑話的700個熟語典故,閻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修建明堂的念頭,準備動工。這時大臣劉允淪覺得這太勞民傷財,於國於民都不利,於是又寫了《明堂賦》,指出,《黃帝明堂經》裡說的都是子虛烏有,勸武則天打消這個念頭。
大概在《明堂賦》中有“弄什麼明堂”,“搞什麼明堂”之類的語言,所以百姓們就流傳開了“搞明堂”這個詞,又因“名”與“明”同音,後來就成了“搞名堂”。“搞名堂”在古代用來形容別出心裁、獨樹一幟,現指出一些莫名其妙、不倫不類的主意。
三字篇 第三章(1)
■ 狗腿子
“狗腿子”來源於一個家奴討好主人的餿主意。
據說在古代的時候,有一個富翁,這個富翁有一個家奴,使盡渾身的解數來討好自己家的主人,也幫助自己的主人辦了很多的壞事。有一次,這個富翁騎馬出門辦事,馬驚了,富翁控制不住從馬上落下,摔傷了腿。此後請遍名醫也沒有辦法把自己腿治好,後來這個慣常討好自己主人的家奴主動說要將自己的腿接到富翁的腿上,富翁說:“那你怎麼辦?”家奴說:“我接上一隻狗腿就行了。”富翁又問:“那狗怎麼辦呢?”家奴想了一下說:“給它接一個泥腿吧!”於是富翁便應允了。這個家奴接上狗腿之後,居然比以前跑得還快,而狗接上泥腿之後總怕把它弄溼了,撒尿的時候總是將腿抬起來。
自此,後人便經常用“狗腿子”來表示為惡勢力效勞,做幫兇的人。
■ 狗仔隊
“狗仔隊”一詞源於義大利攝影師Signor Paparazzo。
約在20世紀50年代末,報章雜誌的編輯對於千篇一律的樣板式的照片感到非常厭倦,這時義大利的攝影師Signor Paparazzo和他的同事開創了一種新的拍照模式,他們等待在名人聚集的著名羅馬茶座ViaVeneto,然後成功地拍到了很多明星、達官貴人私下不為人知的粗魯、不文明的一面,並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之後義大利導演費力尼主導的電影《甜美生活》和《八部半》將Paparazzo的形象確定了下來,並廣為人知。最初的時候Paparazzo在中國被譯為“追蹤攝影隊。”同樣50年代末的香港警察“O記”同樣以擅長跟蹤、竊聽等方式取證而聞名,他們因此被戲稱為“小狗隊”。這種調查的方式進入香港的娛樂圈子,被娛樂記者們發揚光大,因此香港將娛樂記者稱為“狗仔”,但是跟蹤明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是一個人做得來的,所以在香港首先出現了“狗仔隊”這個名詞。
自此,人們便經常用“狗仔隊”來表示追蹤在名人身後,為獲取名人一些不為人知資訊的娛樂記者。
■ 刮地皮
典出《新唐書?程日華傳》:馬瘠士飢死,刺史不棄毫髮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唐朝時期,在滄州有一個刺史,名叫李固烈,他是一個很貪財的人,即使是有燕子從家門口飛過,他也要拔一根羽毛下來,他經常搜刮民脂民膏,不顧百姓的死活。後來因為一些調動,李固烈被派到偏遠的地方去任職了。在準備離開的時候,他派手下的人把金庫裡的錢裝了幾車準備一起帶走,沒想到這時被傳得沸沸揚揚,軍隊裡的官兵們知道了這件事,就說:“戰馬都瘦得皮包骨,士兵也都餓得半死不活的,李固烈有錢都不拿出來解救我們,反而要把地皮颳去一層,我們還能指望他什麼呀,”於是軍民們都非常憤怒,衝進了李固烈的家,將他殺死,並且剁成了肉餡。
從此“刮地皮”一詞就開始流傳使用,表示橫徵暴斂,搜刮民脂民膏的行為。
■ 廣陵散
語出《晉書?嵇康轉》: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
三國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家境貧寒,以打鐵為生。嵇康為人清高,經常孤芳自賞,不願與人來往。有一日,鍾會因聽說嵇康的才學就特地來拜會他,當時嵇康正在打鐵,沒有理會鍾會的到來,鍾會呆了一會便要離去。嵇康就問他:“你聽到了什麼而來的?現在又看見了什麼而要離開?”鍾會說:“聽見我所聽見的,就來了,現在看見我所看到的,就要走了。”後來,因為這事鍾會對嵇康懷恨在心,終於找到機會把嵇康殺害。嵇康臨死前有很多人來為他求情,可還是沒有免去他的死刑,嵇康看著太陽,知道行刑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他要求能夠得到一把琴,他仰天長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